黑白的照片上,黄浦江畔的老洋房,扶着老式自行车眺望远方的指挥家余隆,远处影影绰绰的外白渡桥与东方明珠依稀可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醒目的DG黄标LOGO。
这些元素,构成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携乐团与DG签约后首张专辑的封面。
“自行车曾是上海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一种交流和互动。自行车、黄浦江和DG黄标搭配一起,恰恰是一种新老上海、中西元素的融合”,余隆说。
这张将于6月28日全球同步发行的专辑,定名为《Gateways》,更有意思的是,它还有一个特别的中文名字——《门道》。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这张专辑将以余隆执棒的拥有140年历史的上交、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古典音乐顶级厂牌DG的配置,缓缓推开西方音乐主流市场的大门。
文化的交流不仅体现在专辑封面上,也体现在唱片曲目选择上,陈其钢的《悲喜同源》、《五行》,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等四部东西交融,古典与当代并行的“混搭”曲目,铺就一条沟通理解包容音乐大道。
余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门道,指的是文化的门道。我们挑选专辑中的曲目时,会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对接和交流。音乐,是沟通世界的最好方式。”
在他看来,俄罗斯音乐家对于古典音乐在上海的早期发展,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他们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音乐家,因此,《门道》选取了中俄作品相兼的形式,是对中俄交流历史的回望和致敬。而陈其钢的《悲喜同源》,曾是去年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必选曲目,“当时中外参赛者们对演奏这部中国作品很感兴趣,对于推动中国作曲家与中国作品走向世界,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其实,上交与DG的牵手从去年发布伊始就备受瞩目,“作为执棒数支顶级国内乐团近30年的指挥家,余隆已经身临其境并见证了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变迁,同时也扮演着一个负责把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带向世界的引路先锋角色。”环球时报如此评价余隆,他为古典音乐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使他成为英文版权威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今年4月刊的封面人物。
据悉,上交将在8月份开启的140周年团庆全球巡演中演绎此张专辑中的曲目,让中国声音奏响欧美各大音乐节。而未来上交与DG在后续合作发行的每一张唱片中,也将依旧包括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与西方经典曲目。
除了专辑,上交历史上由余隆执棒的50个精彩录音片段也将同步在Apple Music上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