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市文化根基中树立家国情怀,这些学生们的实践之旅要看遍“上海六千年”


作者:顾武
编辑:吴晶晶
时间:2019-07-05 13:32

7月3日,久隆模范中学30多名学生前往复旦大学,瞻仰《共产党宣言》首位中文译著者陈望道先生旧居,细细品味“真理的味道”,感受信仰的力量,从而将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以“寻上海文化根基,育爱国主义情怀,问模范公民之道”为主题的久隆模范中学学生“上海六千年”之旅实践活动引向了深入。市十届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出席活动。

说起举办“上海六千年”之旅活动的缘由,久隆模范中学校长朱建平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学校在筹办迎接祖国70周年华诞活动的时候,教师们一致认为,作为一所以将上海本地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培养成为“模范公民”为宗旨的公办免费学校,让学生们通过实践考察活动,了解上海的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等多元文化,是激发他们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组织师生精心策划、编制了以寻访上海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的“上海六千年”之旅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得到社会各方关注和支持,除主办单位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市地方志办公室担任外,上海市通志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陈望道故居等单位也纷纷表示支持学生考察活动。让学生们高兴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名民俗专家仲富兰亦欣然应邀担任了整个活动的总顾问。

根据安排,“上海六千年”之旅主要探访中共一大会址、陈望道故居、广富林文化遗址等13座场馆。6月25日,40多名久隆学生走进位于松江的广富林文化遗址,探寻“上海之根”,正式拉开了该校“上海六千年”之旅实践活动的序幕。仲富兰先生亲切地为学生们介绍了上海远古文明的发展历程,令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在参观古陶馆、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的过程中,该校的学生讲解员,用激扬清越的上海说唱式语言,为大家介绍了陶器的前世今生。学生们在不同兴趣组与课题组教师的指引下,在现场积极搜集资料,自主探究海纳百川的上海文化,并且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展示。

在陈望道先生旧居,陈望道先生的学生、著名语言学家陈光磊教授,生动介绍了青年陈望道的励志成才故事,寄语久隆学子弘扬爱党爱国精神,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王荣华理事长则概括了本次活动“访旧居、读《宣言》、明大道”的宗旨,他希望久隆学子心中种下追求真理、坚守信仰的种子,在知行合一中寻根、育情、问道、铸魂,感受榜样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久隆模范中学30多名学生团员还在陈望道旧居举行了重温入团宣誓仪式,并观看了纪录片《信仰之源》和《大师陈望道》,经受了一次思想与灵魂的深刻洗礼。

图片:于嘉斌
来源:静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