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傅雷旧居开放暨傅雷图书馆开馆仪式在浦东新区周浦镇举行。馆内承载着先生一生的煌煌巨作和译著成就;而镌刻着傅雷先生15载青少年时期求学岁月的傅雷旧居也已全面完成修缮,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
傅雷先生说过: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做傅雷文化,周浦是认真的。
确立“六个周浦”的周浦发展战略,即商贸周浦、文化周浦、智慧周浦、创业周浦、宜居周浦、和谐周浦,将文化周浦作为“六个周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任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
2016年起,进一步明确以“文化周浦”引领“六个周浦”发展战略,并以傅雷为核心为“文化周浦”立魂,组建上海浦东傅雷文化专项基金,启动傅雷旧居修缮、傅雷图书馆建设,构建起衔接“中学、小学、幼儿园”的三级傅雷教育体系,资助出版《傅雷著译全书》。
2019年起,制定《周浦傅雷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3)》,并以2019年1号文件的形式,提出“傅雷十条”,项目化、目标化推进傅雷文化建设年度任务。傅雷读书会、傅雷翻译人才扶持计划、傅雷杯全国少儿绘画大展、最美家书及傅雷进社区系列活动等,正如火如荼陆续开展。
傅雷旧居开放暨傅雷图书馆开馆仪式,既是周浦傅雷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是下一步发展的新起点。
启动“傅雷杯”全国少儿绘画大展
启动傅雷读书会
启动傅雷青年翻译人才发展计划
傅雷图书馆开馆启动仪式
书香拂面,似水流年,文化周浦,傅雷精神。
这里,让人保持思想活力
这里,让人得到智慧启迪
这里,让人涵养浩然正气
走,跟上小编的脚步,一起走近它,感受它~
傅雷图书馆
傅雷图书馆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第一批藏书20多万册,电子出版物5万多种,报刊200多种。将逐步达到馆藏40万册,电子出版物20万种的收藏规模。国内收藏傅雷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傅雷文献馆,也于今天同步开馆。
傅雷图书馆内设有傅雷文献馆、报刊阅读区、电子阅读区、成人阅读区、少年阅读区、儿童阅读区等。同时,还有220坐席的剧院,和兼具沙龙、教室、展览、会议等功能的两个多功能厅。并在上海各级图书馆中,率先联合大隐书局开辟深夜书房,全年365天开放至凌晨0:00。
傅雷旧居
一九一二年,傅雷母亲携全家(除傅雷与母亲外,还有账房、奶妈母子、保姆六人)离开了渔潭乡西傅家宅,搬迁至周浦镇东大街60号的曹家厅(傅雷旧居)。此举实属傅雷人生道路和事业成就的关键一步。
傅雷在东大街60号生活了整整十五年。四岁始,母亲即请账房陆先生教其认字。七岁时,延请老贡生傅鹤亭讲授四书五经,另外请人教英语和算术。五四运动爆发后,母亲受新思潮影响,送傅雷到小学读书。十一岁入南汇县立第三公学(今周浦镇小学)。十二岁转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原名南洋公学)附小读四年级,一年后因顽劣被开除。一九二一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天主教会学校)读初中,一九二四年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词激烈,为徐汇公学开除。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参加五卅运动。一九二七年因参与驱逐大同大学校长胡敦复的反学阀运动,有被捕之虞,母亲敦促其回家以避险,同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一年级 。傅雷从十二岁至十九岁的八年中在上海读书,几乎每周回周浦老家。
“傅雷旧居”,地处周浦镇东大街(旧称东城隍街)60号,该建筑是曹家厅的西厢房。该建筑建于明清时期,相传明代通正史赵文华奉旨来周浦阅兵时居住于此。“旧居”有房7间,住宅两侧各有庭院。占地面积946.16平方米,建筑面积773.51平方米。
弘扬傅雷精神,周浦视为己任。我们将以今天开放开馆仪式为契机,步履坚实、久久为功,将傅雷文化高高扬起,让傅雷精神深深扎根,不断开创傅雷为魂的“文化周浦”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