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行镇丨逐梦70年·我们庄行人,乡贤故事——宋氏兄弟


作者:周到君
编辑:丁夏
时间:2019-07-10 22:14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文化传统的精神原动力。庄行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让我们一起聆听乡贤故事,感受乡贤文化。
明末松江派画家
宋懋晋,字明之,(1559-1622年),世居虹桥(今庄行镇张塘村),宋懋澄兄,明末松江派著名画家。

其家族可追溯到宋代,原为宋宗赵姓,靖康之变后迁徙临安(今杭州),宋亡后以国氏为姓,迁居华亭为显族。

生平介绍:

宋懋晋能诗善画,尤以画为佳,称明末松江派著名画家。宋家历代科名显赫,先祖宋瑮、宋瑛兄弟同登进士,伯父宋尧武系隆庆进士。但宋懋晋却无意功名,不愿科举。他从小喜爱画画,幼年时,见窗外有牧童驱牛经过,就马上将牧童与牛画于墙壁上,竟颇为神似。宋氏为“松江望族”,家中藏书与古画颇多,宋懋晋便在家中专心临摹古画,以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成名后,他曾对自己的学生沈士允说:“明之平生第一快事乃是坐于精舍、轻舟中,观日月万象、青山绿水,然后尽绘于尺素中。第二快事乃在窗明几净之旁,观赏宋旭、董其昌等前辈吟诗论画。”可见宋懋晋对绘画的深厚之爱。

学习生涯:

宋懋晋拜嘉兴画家宋旭为师,宋传授他宋代、元朝的绘画技法。经过不断向宋旭、董其昌等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加上自己的勤奋和颖悟,所作之画,笔墨秀润,丘壑茜深,得元人之遗韵,仙山楼阁,位置得当。尤善写松,题跋更奕奕有风韵。由此声誉日盛,常与董其昌、宋旭等大书画家郊游、论画。

绘画作品:

明万历年间的《寄畅园五十景》、《金陵二十八图》、《西湖烟柳图》、《杜甫诗意图》、《文杏馆图(扇面)》及生前绝画《山水图》等;并著有《画苑》、《醉香草》、《宋明之稿》等画论文集。

现宋懋晋画、文部分藏于南京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

明代著名小说家

宋懋澄,字幼清,号稚源,(1569~1620年),世居虹桥(今庄行镇张塘村)。宋懋晋弟,宋氏家族名人之一。

生平介绍:

受家学渊源的影响,宋懋澄4岁即能作诗,13岁能写古文,“天才英纵,博学负奇”。青年时,身姿伟岸挺拔,英俊潇洒,举止磊落,意气风发,豪爽侠气,善交四方之能人志士,羡慕古代春秋战国时代的忠臣义士,自学研究古代兵法,立志建古人之丰功伟业,却苦于无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仕度不得志。

学习生涯: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宋懋澄参加乡试中举,后北上京城为太学生,因好论世事而遭人忌,三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未及第,所以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怀着失望的心情回到故乡,专事著述。居家时以奇节自许,为人行事侠烈慷慨,对待朋友皆以“侠义”之心待之,急人所难,救人于所危,平生不重权贵,以布衣终身。

诗文作品:

宋懋澄作品诗文俱佳。高洁而富奇趣,朴实简洁,晓畅自然。其诗古朴拙实,直质开爽。但尤工书简和文言小说,是明代晚期最具名望的小说家之一。在小说创作上专注“稗官家言”,他将国史掌故,正经正史与当时文人所不屑的稗家杂说、科技数术,佛道宗家典籍相提并论,用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小说平话来实现自己的“稗言”主张。在《九龠集》中辟出《碑》篇,使小说登上大雅之堂,如《海忠肃公》、《吕翁》等。但最著名的还是“传”篇中所收的《负情侬传》,此文描写殉情沉江的妓女杜十娘,此传是一篇著名的文言传奇,讲的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杜十娘的悲剧故事。这是明万历年间盛传一时的社会新闻。宋懋澄还创作了《珍珠衬》、《刘东山》等小说。后来被明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改编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白话小说,被收录在其《三言二拍》之中。

明万历年间,宋懋澄还与王圻、施大经、俞汝楫合称明代松江四大藏书家。1984年,宋懋澄所著《九龠集》、《九龠别集》经王利器校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来源:金彩庄行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