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超长小说是个体力活?麦家谈《琥珀》:从开始的畏惧到着迷、到敬佩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19-07-10 17:43

纵使你是个阅历深厚的谍战爱好者,也不能不被她所征服!

日前,《琥珀》作者闻人悦阅来到上海思南书局,与作家小白一起畅聊《琥珀》,溯源故事,探寻小说的创作与考据。

上海是《琥珀》众多城市场景之一,《琥珀》勾勒了一九三十年代上海的风情,也在章节中再现了二次世界大战后上海的风起云涌。而思南书局正是小说《琥珀》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冯玉祥的故居。

《琥珀》繁体版上下册出版于2018年10月,年底即即获评当年度《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榜首。2019年5月简体版问世 ,全书80多万字逾1100页,分上中下三册,是近年来少见的超长篇小说。


著名作家麦家这样形容他阅读《琥珀》一书时的感受,“一开始是因为书的体量而畏惧,在读到第3章的时候,就真的迷进去了。特别是莫小娴一路奔波时遇到各式各样的人,而且这些人都成为了历史的钉子,历史的藤蔓。”

麦家感慨:“从开始的畏惧到着迷、到敬佩,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旅程,像25年前登5237米的甘巴拉。因而感激这样的相逢。”

闻人悦阅说,“我想借谍战写的是百年历史风云。”

《琥珀》从纽约的一场葬礼写起,随后,故事回溯到1927年,小说主人公莫小娴从西北到莫斯科,从二战谍都维也纳到上海,从香港到纽约,横穿了三大洲约四十个城市。

“她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天才少女,谁看到都想教她几手。当然教的不是武功,而是思想层面的灌输,或是语言的培训。”闻人悦阅这样形容她笔下的核心人物。

而在作家小白看来,《琥珀》既是谍战小说,也是一部女性成长小说。主人公虽然天赋异禀,具有超常的语言天分,但作为女性仍是柔弱的,这种柔弱与历史本身的残酷与爆裂之间的反差形成了很强的叙事张力。

在《琥珀》卷首语中,闻人悦阅这样写道,“琥珀尘封了历史的瞬间……但那确确实实发生过的,其实早已湮灭了”。

小说展现了两个视角——前两章聚焦于当代的一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多少受到上一代的影响,于是想回头看历史,他们寻找真相的过程以现代回溯视角体现,并在此后章节中继续延续。但当主角莫小娴在第三章正式出场后,历史镜头被推移到1927年的蒙古,最终,所有线索归拢,读者会发现后人查找到的历史与真正的历史是有差距的,正好对应了琥珀的主题———真正发生的其实已经湮没。


在写作过程中,闻人悦阅参考了上百本中英文著作,固然互联网为资料调研提供了方便,当时有许多数据还是在图书馆里。有一些差不多一个世纪前出版的著作,孤独地躺在图书馆的储藏室多年无人问津,却意外地成为了这本小说场景描写参照地对象。纪录下来的文字在历史长河中都有意想不到的价值和使命。

闻人悦阅强调,琥珀是一个百年历史节点的蜂巢。往前还可以写,往后也可以写。目前她已经开始创作前传《恰克图》,会将焦点投射到康斯坦丁诺夫的青少年时代,以及费老家族在这场博奕中的来龙去脉。费老是前两章出现的伏笔人物之一,康斯坦丁诺夫是全书中的暗线推手之一。那些在《琥珀》中并非主角的人物其实在整个大历史布局中也都有不同的使命和各自的“风光”时刻。关于他们的更多故事要在前传与后传,或者未来式后传中继续分解。

闻人悦阅是纽约 Cooper Union 大学电机工程学士,纽约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 写作在理想交互更替的人生岁月中始终前行。被《联合文学》评为20位“40岁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华文作家”之一。

她历年出版作品有:小说《太平盛世》,《黄小艾》,《掘金纪》,《小寂寞》,《琥珀》;童话《小中尉》,《小仙》;散文集《纽约本色》,《小惆怅》。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