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8年1月1日海关大钟敲响的第一声开始,海关大楼的钟声就成为了上海的标志之一,90多年从未中断。
不过,毕竟“年纪大了”,从去年起,大钟偶尔就会出些停摆的“小状况”,每每总能牵动很多上海市民的心。
好消息是,“原厂家”依然健在——JB乔伊斯钟表公司可是设计制造了伦敦大本钟、莫斯科红场大钟和上海外滩海关大钟这“三兄弟”的公司哦~
记者从上海海关方面了解到,今年三月,海关大钟已经被换下了2个零件,由原厂工程师带回英国检修啦!目前还处于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整体大修方案也还在评估,预计等零件修复结果出来之后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作为外滩的知名“打卡”点之一,海关大楼主楼高度约120英尺(合36.2米),钟楼高度约140英尺(合43米),大楼总高度约260英尺(合79.2米),大楼正门底层大厅天花板有8幅由几万块彩色马赛克镶拼而成的帆船壁画,是精湛的工艺美术品。
记者了解到,大楼钟楼分发条层、机械层、发音层、旗楼四层。机械层是大钟的心脏部分,上百个齿轮互相咬合,3根钢丝绳连接着三个巨大的重锤——也就是大钟的发条直通发条层,一个敲正点,一个负责走时,另一个负责报刻。
91年来,海关大钟的报时乐曲几经变化。1928年元旦伊始,每隔一刻钟,海关钟楼里的4口小钟就奏响《威斯敏斯特报刻曲》。1966年,报刻曲以《东方红》替代。1986年,英国女王访沪,报时音乐恢复为《威斯敏斯特报刻曲》。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从当年6月30日零时起,停奏海关大钟报时乐曲,只响整点钟声。2003年起,海关大钟重新奏起《东方红》。
近百岁高龄的海关大钟之后还会迎来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