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如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热门的互联网平台,随着规模增长,都遇到黑产刷量、刷粉的行业问题。究其原因,一边是借流量造假获取商业利益的动机,一边是黑产违法犯罪这颗社会毒瘤。
“之前有看到几个平台的一些刷量新闻,说实话,哪里流量大,这些刷量的就会到哪里。我其实几乎天天在刷小红书,最近小红书这个平台给我的感觉,还是相对真实可信的。”小红书用户、大学生小谭说。
在小谭目光不及的水面下,互联网“白帽”与“黑产”之间的攻防战,每天都在进行。
“小红书的内容生态为用户而生。所有的规则从建立到迭代,都是为了保证内容对用户的有价值,这点从2013年创业之初贯穿至今。”小红书创始人瞿芳5月份公开表示。
一段时间以来,小红书打击黑产的效果斐然。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小红书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甚至每5分钟即清理18.6个刷量账号、168个虚假点赞、135个虚假收藏。”
面对刷量“黑产”,小红书联合了平台与公安两方面的力量,让“虚假笔记”无处遁形。
5月初,有媒体报道,在小红书上代写代发种草笔记还有商家征集写手的“标准化”作假,花钱可上热门推荐。周到君针对这个情况采访了一广告营销公司负责人小海。
“我们主要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去做文案。”小海隐晦的回答。不过他也透露,目前代发文案的困难程度迅速提升,小红书平台对于"代发笔记"与”刷量“两项操作一再重拳出击。近两个月他们已经暂停了这两项服务。
“‘真实’是小红书类社群APP的生命线,假设用户不再信任它的推荐。哪怕有亿级的用户数,地基也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因此平台重拳整治虚假笔记势在必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截至2019年5月,小红书用户量超过2.5亿。目前,每日社区笔记曝光次数超过30亿次,其中70%的曝光都是UGC内容。无论从用户生态还是作者的角度,刷量笔记的存在都会违背其价值体系,引来平台的强力打击。
“我们编辑一个小红书。包括文案到拍摄剪辑大概也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对于创作者而言,原创的成本是很高的,不希望看到被洗稿淹没。”小红书博主小张说。
在应对“刷量”的问题上,智能算法成为小红书反作弊团队的法宝。
数据显示,小红书2019年2季度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算法对机刷实时识别打击。
小红书社区反作弊负责人严琰称,小红书针对黑产刷量的模式设计了不同的主动防控模型。主动防控模型可以在每天的数据动态变化过程中机器学习,能够快速识别作弊,最后实施线上拦截。
不仅机器刷量被拒之门外,人工刷量也无法逃过反作弊团队的火眼金睛。小红书数据显示,每天约有920篇人工刷量笔记被风控识别,在人工刷量的识别准确率上已达99.9%。
针对黑灰产组织的各种“众包“作业模式研究,再借助大数据技术,小红书社区反作弊团队能够对疑似人工刷量行为、人员及团伙做出精准识别,每日进行快速清除及处罚。
“去年小红书获得国家信息安全三级等保认证,在安全技术上属于行业先列。“一公安执法机关的专家表示。在他看来,目前小红书在反黑产工作中所运用的机器大脑、动态识别模型、OCR图像识别算法、语义识别算法、营销知识库、实时拦截体系等技术,正是当前最重要的反黑产技术抓手。
严琰表示:“打击的数字大并不意味着目的,我们希望未来是从根源上能够拦住。也就是刷量的需求方没有动机,黑产的行为源头被治理,这才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
他认为,未来小红书希望这个数字趋近于0。只有需求方可合作的黑产机构越来越少,才是用户体验最好的时候,此时互联网社区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价值。
因此为了更高效的打击黑产,与警方的紧密合作就必不可少。
过去的二季度,小红书加大了与执法机构的合作联动。就在本月,小红书还协助上海市公安跨上海、山东、广东、福建四省市,捣毁重大刷量黑产作案窝点。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探长范华,多年从事黑产犯罪的预防工作。他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刷量刷信誉属于违法行为。犯罪分子通过侵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刷粉刷量的行为已经触犯法规,属于我们公安执法机关打击的对象之一。”
破获这类案件,都面临从识别线索到侦破环节等各项攻坚克难。 因此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警方也很注重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近期小红书就提供了一批犯罪嫌疑人从源头刷量刷粉的违法犯罪行为线索,公安会第一时间介入,去打击和防范这类案件在互联网上多发高发的态势,还网络一片清洁的环境。
除了执法机关以外,用户也正积极参与到治理黑产的进程之中。数据显示,小红书后台每天收到近万举报,目前已经有数百万的用户参与到共同治理社区,成为每天为多次举报笔记进行投票的“生态官”。这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用户们,也成为了网络环境中的重要的民间守护者。
在行业联动方面,小红书目前已组织了“阳光诚信联盟”。作为联盟的理事单位,小红书将联合京东、百度、美团等行业的力量,通过数据共享、信用互通的方式一同打假、反欺诈、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