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怎么在施工?要被开发了吗?”日前,沪上一家自然教育机构在奉贤南桥金海社区一处荒地开展萤火虫夜间观察活动时发现,这处萤火虫栖息地疑似遭“破坏”,而这处萤火虫栖息地是迄今上海观察到萤火虫最密集的地方。
究竟这么回事?是要动工建设吗?对此,金海社区负责人表示,该处只是在清理建筑垃圾,平整土地。在听取萤火虫保护志愿者的建议后,这名负责人还表示,接下去准备将这片萤火虫栖息地圈围起来,竖警示标志,并邀请志愿者对社区居民进行萤火虫科普以及环保宣教。
你可能不知道,奉贤金海社区一处荒地是目前为止观察到的上海萤火虫密度最高的地方,短短40米左右的农村土路两旁的小树林里,一个晚上最多可以观察到4000只萤火虫,它们都是一种叫做黄脉翅萤的萤火虫。此外,这里还发现过螳螂、赤链蛇等动物。
■姜龙摄
■奉贤居民金杰此前拍摄的萤火虫飞行轨迹照片。
■城市荒野工作室成员近期拍摄的金海社区萤火虫。
■萤火虫飞舞的照片极难拍摄,这是YY的场景,P过的网络图。
这处荒地是农村动拆迁后的土地。不过,农民们搬进动迁安置房后,又回到曾经的自留地,开垦种菜。因此,萤火虫生活的小树林随时都有被锄头“蚕食”的可能。
因为萤火虫众多,这些年的夏天,都有自然教育机构或者萤火虫保护志愿者在此处组织萤火虫夜间观察活动,参与的亲子家庭不少。
然而,前几日,一家自然教育机构在做活动时却发现,小树林周围的土地被平整过了,铺上了不少砖块,“难道这里要施工了?那萤火虫肯定会受到影响!”
听闻消息后,萤火虫保护志愿者姜先生立刻赶往现场,看到挖掘机正在挖土。昨天,他陪同周到君再次前往现场。
周到君看到,土地已经基本平整完毕,原来萤火虫聚集的小树林中间是一条仅两米左右宽的土路,如今被铺上的砖块,拓宽到了三四米,小树林自然减少了一些面积,但核心区还在。在小树林前方不远,也有一片土地被平整了,那里,原来是农民房拆迁后的废墟。土地平整之后,立刻就有此前居住在这片土地的农民回来开垦,准备种菜了。
究竟是不是有什么项目要开工呢?周到君随后采访了金海社区有关负责人。据金海社区党工委书记项华介绍,此处只是在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清理农民房拆迁后遗留的建筑垃圾,平整土地,目前并没有确定有什么项目要开工。
在和萤火虫保护志愿者沟通之后,项华表示,接下去将把萤火虫栖息地圈围起来,并竖立警示标识,告知周边居民不要随意开垦,保护萤火虫栖息地。此外,他还表示,将邀请志愿者对社区居民开展萤火虫及环保宣传教育。
尽管有了金海社区相关负责人的表态,但其实,这片萤火虫栖息地未来的命运仍然是未知数。
根据此前奉贤区的相关规划,该地块将被打造成一个大型中央公园,而据了解,目前公园一期已经在推进中,只是具体地块暂时未涉及到萤火虫栖息地。
昆虫专家、原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金杏宝一直关注着本市萤火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状况。听闻奉贤金海社区萤火虫栖息地疑似动工的消息后,她呼吁,要保护萤火虫及其栖息地,留住乡愁。因为,流萤飞舞的场景如今已经成了很多人小时候的回忆,成了乡愁。
2016年,在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还组织召开过奉贤中央林地萤火虫保护座谈会。当时,奉贤区绿化市容局、奉贤区农委、南桥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做出积极回应,表示对这块宝贵的自然资源非常重视,将在未来规划设计时对萤火虫栖息地进行保护。
萤火虫保护志愿者建议,当地及早就该地块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召集社区、绿化、规划、南桥新城开发公司、文旅等部门和专家交流会商,优化保护和开发方案,并及早落地。
自然教育机构城市荒野工作室编辑制作了很好的夜间生物观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