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此处藏着梁思成林徽因大量文献手稿,而且还免费开放


作者:詹皓
编辑:詹皓
时间:2019-07-26 10:56

梁启超亲手所书赠给儿子梁思成、儿媳林徽因的书法扇面,林长民赠给女婿梁思成的手书丹砂长卷《养生论》,哈佛大学校长之女费慰梅赠给好友林徽因的贺卡,还有梁思成、林徽因的国徽设计图样、手绘插图、工艺品设计、书法扇面等等,这些世人难得一见的梁思成、林徽因珍贵文献、手稿和生活实物,从7月26日至8月4日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举办的《源流——梁思成、林徽因文献艺术展》上亮相。

■梁启超书法扇面

■梁思成手绘《清式营造则例》插图

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它位于延安西路、凯旋路口的天山公园内,环境优美,平时并不显山露水,但是自成立以来却举办了不少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活动,比如“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已经办到第九届,还有“国际少儿创新艺术展”、“国际少儿艺术科普展”等。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

经过多年努力,在梁思成、林徽因家属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目前已成为收藏梁、林及其家族相关文献资料最丰富的机构之一。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先后于2010年、2014年举办了“人间四月天——梁思成•林徽因珍藏艺术展”和“永远的四月天——林徽因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本次《源流——梁思成、林徽因文献艺术展》由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展览既是纪念中国著名建筑艺术家梁思成、林徽因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95周年的主题活动,同时也是庆贺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开馆10周年的纪念活动。

■林徽因等设计的国徽图样

展览首次汇集了三家主办单位的众多馆藏文献和实物,分“先哲荣光——父辈的巨影”、“如诗年华——童年与少年”、“费城放歌—负笈求学”、“甜蜜之旅——新婚欧洲游”、“快乐时光——在东北大学和北总布胡同的日子”、“鲲鹏展翅——在千山万水中探寻中国古建”、“流亡之路——在昆明、李庄的日子”、“光耀古都——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作历程”八个版块展示梁、林的精彩人生。

■林徽因设计的景泰蓝夔龙纹对罐

■林徽因用玛瑙耳环

梁思成是世界著名建筑艺术家,他为勘察中国古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遗存,撰写了包括《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清式营造则例》等一批影响深远的著作;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首次在中国建立了科学的建筑体系;他参与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国徽的指导审定;他毕生都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为保护中国古建筑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还培养了中国建筑界一批杰出的人才,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

林徽因女士除了参与了上述大部分工作,还在文学艺术、传统工艺保护等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费慰梅赠予林徽因的新年贺卡

■林徽因之父林长民赠给女婿梁思成的生日礼物朱砂手卷《养生论》

展览中,人们将为林徽因早在少年时代就接触包括建筑学在内的西方文化而感到惊讶;为梁、林两位前辈刚跨出校门不久就跋山涉水孜孜不倦探寻中国古建筑物而感叹;为其在颠沛流离之际仍就着油灯撰写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而感动。

展览特别放映《梁思成、林徽因与上海》专题片,以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娓娓道出梁思成、林徽因与上海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特别推出由胡木清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英对照梁思成林 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

展览开幕式当日还举办了“卓越城市与人文营造”对话会。主办方期望通过该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梁思成、林徽因及其师友的业绩,更好地传承梁思成、林徽因的爱国情操和优良的人文传统。

展览从7月27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并持续至 8月4日(逢周一休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