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音、体、美考级,不等于素质教育!警惕伪素质教育,给孩子增负!


作者:林颖颖
编辑:林颖颖
时间:2019-08-01 17:00

不是在上兴趣班,就是在上兴趣班的路上。钢琴、绘画、跆拳道、游泳、舞蹈,再来个机器人、主持人……

这也许是暑假里,一些孩子的写照。家长一边咬着牙掏腰包,一边在忙碌的接送中,给自己打鸡血:都是“素质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看上去好像是这样的。每个兴趣班,听机构宣传,都是培养素质,开发潜能甚至刺激大脑发育,而且总要“童子功”、从小培养,还必须通过一纸越来越高阶的证书来证明实力,最好再去参加几个比赛、展示。同时,这些所谓的“素质教育”又被冠以“幼升小刚需”的名头:娃有了十八般才艺,将来在学校里才能拿出来“亮一亮”。

都要学,都要考,都要搞,很难取舍,干脆都来。同样作为家长,我们太理解这种“怕错过”的焦虑。

但,兴趣班真的是报得多,就学得多吗?

未必。

首先,早期培养固然重要,但如果赶场学兴趣、提素质,对孩子的培养会有帮助吗?

或许不少家长只是跟风,或者在商家机构的宣传下,迷了双眼:“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我们家的孩子也不能落下。”至于这些兴趣是否对孩子的胃口,能否都“吃得下”,有没有收获真实的营养,也许有些家长并未认真思考过。

再者,兴趣不仅要从小培养,更强调多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光上课是完全不够的,如果没有安排时间坚持练习,出不了效果。同样,学得太多,时间被各种各样的兴趣练习占满,没有反刍和回味,同样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还有,其实很多兴趣由于专业性,没有学过的家长几乎没法参与辅导。只能盯着孩子“快去练”,留下孩子一个人在乐器、画板前重复操练。这种孤独式的学习,一个两个已很辛苦,如果充斥在日日夜夜里,换做家长自己,也很无趣吧。

所以,兴趣班上得多,不等于学得多;上了音体美兴趣班,不等同于就是素质教育了。音、体、美多个考级和培训,那更是填鸭教育,更别说还有抱着“不考级就白学了”心态的应试教育。

孩子的童年是宝贵而短暂的。从教育规律出发,从孩子的爱好和特点出发,帮孩子发现他们真正喜欢的“素质”。沉下去、钻下去,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成就感,让孩子愉快充实,对未来充满自信和期待,才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