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会抱怨,孩子他爹老是捧着手机,不陪娃玩。实际上,很多爸爸不是不愿意陪娃玩,而是不知道玩什么,怎么玩。
男人无论多大内心都有个小男孩,找到自己和孩子的契合点,他们玩起来比谁都投入!
暑假对家长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舍不得孩子,就得舍得钱包;要是舍不得钱包,就得舍得孩子。据说月薪3万供不起一个暑假的孩子,高价培训班把孩子的每天都占满了。
但如果不上培训班,孩子在家没人管,就会被电视占满,但现在好的少儿节目真是越来越少——玛丽苏仙侠剧和尬笑无聊的综艺是绝对要严防死守的,我们全家都很爱追《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等亲子综艺,随着广电总局一道“限童令”,少儿节目现在也越来越难过审。
七月底,浙江卫视首播,优酷网独播的机器人格斗真人秀《铁甲雄心》第二季开播,这个特别适合爸爸带娃一起看的综艺,拯救了我们的暑假。
我家是《铁甲雄心》的忠粉,从第一季追过来的。第一季豆瓣评分8.5分,是2018年国产综艺里的一匹黑马,第二季三期已播,无论从赛程、参赛者和看点,我认为都比第一季更出彩。
我是从小看《机器战士高达》《变形金刚》《新世纪福音战士》长大的80后,机器人铁甲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回忆,儿子在我的熏陶下也是钢铁直男一枚。这是爷俩最幸福的暑假时光:看那些机器铁甲在现场激烈格斗,上演绝地反击,每一次冲撞都令人紧张激动。
很可惜的是,这么优秀的节目在国内依旧是非常小众。在“铁甲迷”间它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在圈外知道的人并不多。
其实这部宝藏综艺非常有教育意义,无论是科普价值还是所传递的精神,都是当今孩子很欠缺的。
机器人格斗好看在哪里?
格斗机器人运动诞生于欧美并盛行很久了,但是在国内兴起却是这两年的事儿。主要是从《铁甲雄心》第一季开始,才正式在国内被大众了解。其实,格斗机器人是一项结合文化科技艺术,又富有热血激情的竞技运动,好玩,也很好看。
高科技铁甲嘉年华
先来说说第二季里出场令我们印象深刻的铁甲:
《铁甲雄心》第二季的驻场机器人是科幻电影中常见的仿人形铁甲“铁甲狮”。它简直是擎天柱本人:重达5吨,高4.2米,拥有两套控制系统,可承载一名驾驶员,使用VR可视系统,以及外骨骼控制技术,完成对铁甲的操控,
我儿子最喜欢的是能直立行走的铁甲“火星人”,这个铁甲战斗力不强,是节目的搞笑担当,被吊打了还要摆一个好看的姿势,昂首挺胸迎接失败。
由哈工大学生打造的“深海巨鲨”这一季我很看好。去年这台铁甲因为电机出了问题惜败,今年团队采用了嫦娥号的泡沫铝材质,这是军工级材料,还运用了BP神经网络算法。
“贪吃蛇”在圈内已经非常知名了,它是全球第一台集拥有了三合一的超级能力:正向举升、反向举升、夹持为一体铁甲。
它的制作者是国内铁甲圈元老级人物王奚,这次上场王奚还带了自己7岁的儿子观战,虽然比赛遗憾落败,进入待定席,但我相信他还是会杀回来的。
第二季亮相的铁甲中,还有重返江湖的“两顿烧烤”,从六面切割增加到超过十面的“钻石切割”;三个不到11岁的孩子为自己带来的铁甲“海浪花”;年轻的妈妈带来了为儿子制作的铁甲“魔力风车”,动漫风格的铁甲童心闪闪……
可以说,这一季上场铁甲都有其亮点。有的主打高科技牌、有的“颜值很高”、有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人耳目一新的新兵。每一场开打前,我跟儿子都会为了“谁会赢”打赌。
充满悬念的团队战
第一季《铁甲雄心》比赛,采用的是铁甲间1对1单打,这一季采用了团队战,需要根据策略来组队PK,比赛更精彩。当两台110公斤的铁甲机器人在战斗舱里碰撞,谁也不知道哪一个能赢到最后。
参赛队伍多元
上一季的参赛队伍大都是比较有经验有资历的铁甲发烧友,而这一季的参赛选手则涵盖了各个年龄段,有元老级的,也有十几岁少年,有顶尖团队也有大学生社团。
他们埋首于钢铁、机械和代码之中,用热血和痴迷浇筑着每一台铁甲,他们眼里有光,他们充满热情,非常感染人。
上一季参赛的江南造船厂退休老船长,今年他11岁的外孙女“替外公出征”,和自己的同学组队参战,带来了铁甲“海浪花”。
虽然因为弹射武器临场失控,“海浪花”首战失利,但大家都被这群年轻铁甲迷的专注和热情感染。
孩子们失利后,舞台上的战队经理艾玛·杜蒙特忍不住下场,拥抱孩子们,并鼓励他们:“你们做得很棒,你们未来可以做任何事情。”这一幕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再比如最小的选手,“锅爱轮”操作手的儿子,他才5岁就已经能自己操控机器人比赛了。锅爱轮说,自己的儿子是个铁甲迷,“哪个父亲不想成为自己孩子心目中的英雄?这场比赛我一定要赢!”
赛场上,锅爱轮和儿子一起操作这台全身旋转类铁甲,面对强大对手“地心铲”的时,锅爱轮被掀翻几次,即便最后机身和外壳分离,锅爱轮还在寻求机会,非常顽强。
比赛结束后,锅爱轮的儿子说:“我会努力的,我爸爸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铁甲精神在这个5岁小小男子汉身上得以延续,虽败犹荣!
贪吃蛇设计者王奚把他7岁的孩子带到场边来围观,看到爸爸的铁甲输了比赛。小朋友几乎快哭了,但在爸爸的拥抱下,他很快又振作起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是这个战场上的必修课。
你会发现,现在真的有越来越多的00后、05后青少年,他们开始对铁甲产生兴趣,展现出青出于蓝的实力和新一代的想象力。小众圈子最怕的就是青黄不接,玩家断代,小选手亮眼的表现让大家看到铁甲未来的希望。
铁甲小雄心:培养下一代铁甲精英
第二季《铁甲雄心》还有一个值得亲子观众吹爆的设计环节,就是正片结束后的《铁甲小雄心》栏目。
简单地说,这个环节邀请了铁甲“贪吃蛇”的设计建造者王奚,铁甲“两顿烧烤”的设计建造者宋鹏,给8名对铁甲感兴趣的孩子上课。
铁甲迷对这个节目中机器人战士表现出来敏捷的行动力、凶狠的攻击力、无死角的防御力津津乐道。但对外行观众来说,比如孩子他妈,就很不理解,说:“不就是两块铁皮打架吗?”
在战场上,为什么一个铁甲能战胜另一个铁甲,它的结构优势在哪里?看点在哪里?每一场战斗都值得好好琢磨,反复改进。
在《铁甲小雄心》课堂上,铁甲元老会拆解几个铁甲小知识,让孩子们把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看得明明白白。
比如在《铁甲小雄心》第一集的课堂上,铁甲贪吃蛇的制作者王奚,介绍了铁甲的行驶系统有轮式、履带、多足三大类,分别兼顾行动的快和处理复杂地形两大需求。
《铁甲小雄心》循序渐进地设置了一些机器人小比赛让孩子们投入进来,希望他们玩着玩着就把知识学进去了。学知识这件事有时候是挺枯燥的,但以赛带学的方式,让学习变得不那么无聊。
这8位5-11岁的小朋友参加《铁甲小雄心》栏目,有的从未接触过机器人,有的学过了基础编程,更厉害的已经能自己独立制造铁甲了。其实,很多孩子对高科技的掌握和探索欲早已超出了想象。
11岁的许知行来自广州,去年因为《这就是铁甲》节目入坑铁甲,短时间内看遍了国内外所有关于机器人格斗比赛的节目,并通过网络大量收集所有关于比赛和机器人的信息,还准备了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记录和收集机器人信息。
许知行不苟言笑一看就是个“技术宅”,一说起铁甲滔滔不绝的样子,又充满童真。才入坑一年,他已经对所有机器人的类型、优缺点、战绩等一清二楚,甚至花费半个月的时间用钢板制作了一台13.6小型铁甲。
对我家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小朋友来说,这些对铁甲充满热情的同龄人起到了一个很棒的示范作用。看热闹之余,他也会念叨说,以后要做一个“超强威力的履带式铁甲”参加下一季的比赛。
优必选助力青少年AI教育
《铁甲雄心》第二季的独家冠名商优必选,是一家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高科技创新企业。同时,优必选还与节目制作公司“创客星球”一起策划了《铁甲小雄心》,从内容策划、挑选选手、录制等深度参与。
《小雄心》每一集所用的学习道具,都是优必选的编程机器人产品**Jimu Robot,孩子们在动手拼搭、逻辑编程、竞赛实践中收获技能和心理的成长。**
《铁甲小雄心》,虽然谦虚自称“小”,但雄心却一点都不小。
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虽然现在国内对于机器人已经不陌生了,但仍离成为大众文化还有一定的距离。《铁甲小雄心》这档节目深入浅出带领观众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势必会引起青少年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青少年兴趣起步,带动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既有雄心,亦有策略。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孩子们承载中国人工智能未来的希望,但现在机器人对他们来说还是个“兴趣爱好”的品类,感兴趣的为之沉迷,不感兴趣的觉得机器人特别高大上。
事实上,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已多次被国务院和教育部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兴趣之外,它很可能会变成未来人们的必修。**更何况,未来AI时代将是机器人遍地走的时代,熟悉编程语言和极强动手能力的孩子也能占得先机。
如何让机器人教育更普适化,如何让机器人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我想,优必选投入巨大精力,就是希望通过这档节目唤起家长和孩子们对编程和机器人的兴趣,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人工智能未来人才。
树立青少年科技偶像
前几天刷知乎刷到一个问题“你听过小孩说的最可怕的话是什么?”有一个高赞回答说:“我长大了想做网红”。
是的,我们身处娱乐时代,孩子们的从科学家、父母、英雄,变成了网红、明星,这个现象值得我们警惕。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孩子现在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希望这个节目能够帮助孩子们打造全新的科技偶像,毕竟这个社会需要一批科技偶像,来用他们的创造动力和钻研精神去影响孩子,让他们成为未来的栋梁。
要是看完《铁甲小雄心》,也想跟着学习拼搭机器人。那就可以购买优必选的Jimu Robot赛场先锋,它是《铁甲小雄心》的同款课程指定套件,“以赛带学”为理念,鼓励孩子们在竞技中加深对人工智能和编程学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