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路淮海路口的上音歌剧院开张啦!5G剧场音效绝佳且每个座位都有8语字幕机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时间:2019-08-07 22:46

这几天,如果你正巧走过淮海中路、汾阳路口,会发现一座崭新的建筑物赫然映入眼帘——这就是9月即将投入试运营的上音歌剧院。

今天,上音歌剧院的首次媒体通气会举行。新剧场有多牛?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和副院长侯立玉先剧透了“5个特别”:

这是一座建在“弹簧”上的悬浮剧场、一座整个建筑都可以整体升降和移动的剧场、一座拥有目前全球第一流水准“子母体舞台”的剧场、一座在观众席任何一个位子(包括站票的位子)都可以全景观看演出的剧场、一座拥有特殊材料和功能外墙的剧场。

在院长廖昌永的引领下,记者有幸作为新剧场的首批客人,走入其中一探这“5个特殊”究竟有多特别。

为什么要悬浮?

一路见证新剧场诞生的上海音乐学院基建处负责人王似频跟记者谈论新剧场时的样子,就像一个自豪的父亲。他说剧场的位置是在淮海路陕西路口1号、10号、12号地铁三条线的交汇地,“我们离地铁最近的距离只有7.4米,所以这必须是一个完全隔震的剧场!”

怎么办?设计师们最终想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整栋建筑悬浮在95个弹簧上,确保地铁对剧院毫无影响。此外,为了能够让观众提前进入观演情境,剧院设计师在大厅也做了隔音处理。

为什么要整体升降和移动?

因为新剧场的目标是——必须满足所有类型演出的混响要求。“这个剧场当初设计的目标就是,可以演出瓦格纳除了《尼伯龙根的指环》以外的所有歌剧”,王似频说。

为此,建筑过程中以1:10的方式建立舞台模型、测试声场变化,可以移动的天花板、可升降反声板和有开合功能的乐池设计,能为各类声乐、器乐演出提供一流的声场效果。

一流水准的“子母体舞台”?

可以这么说,由于在舞台面积方面做到了全球最大,因此在新剧场的舞台上可以实现各种高难度换景。此外,竖在墙上的芭蕾舞地板,深入到观众席的马蹄形结构舞台……新剧场完全是一位“空间利用大师”。

任何一个位子都能看到舞台全景?

让我们把视野扩大到国际范畴,目前全球对于剧场座位的视觉要求是每一个座位的平均视野要达到92%以上,而上音歌剧院每一个座位的“平均成绩”达到了95%以上,远高于国际平均标准。

因此廖院说的“每一个座位、甚至加座都能看到舞台全景”毫不夸张。

特殊材料外墙?

王似频告诉记者,新剧院的外墙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环保材料,非常薄。因此整栋新建筑在淮海路的视野里毫无违和感,与这条历史悠久的“魔都华彩老街”完全融为一体。

每个座位都有的8语字幕机

除了“5个特别”,记者还有一个发现——怎么这个新剧场一楼的观众席坐下来就像坐进了国际航班的机舱,每一张椅子后背都有一个ipad mini大小的显示屏。

上音歌剧院管理中心主任冯岚告诉记者,其实这也是这座高科技智能新剧场的“秘密武器”——每个座椅后方的字幕显示屏可提供8种不同语言的字幕切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国际级的歌剧院同步。

这是什么概念呢?“以往的字幕只有中文或者英文版本,”而现在8种语言意味着,新剧场将对世界更多国家的观众敞开大门。可以想象未来如果一个法国观众到这里来看昆曲,就可以直接阅读法语字幕,再也不用靠英语转译或者对着中文字幕干瞪眼了。

有人脸识别功能的5G剧场

更惊喜的是,上音歌剧院未来还将是一个5G剧场,随着5G时代的开启,在未来剧场有望采用人脸识别、智能停车等服务,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整合周边商圈资源,为观众营造更便捷、更温馨的观剧体验,让上音歌剧院成为一个真正“有温度”的剧场。

来这里看全球最棒的歌剧

新剧场造得如此完美,演出剧目是否同样精彩?

9月,新剧场将开启它的精彩旅程:上海音乐学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优秀的原创作品,其中包括民族歌剧《贺绿汀》、集合新中国优秀音乐作品展示的《五星出东方》、纪念上海解放的音乐剧《春上海1949》。这些作品,集合了上音人的才智和心血,将以最饱含的情感,迎接新中国的70华诞!

除了上音自己的原创作品以外,新剧场还会迎来全球的名团佳作——10月,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将携莫扎特的两部歌剧《魔笛》和《假扮园丁的姑娘》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亮相上音歌剧院。

这也是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成立200多年来,首次集结全院最全阵容携歌剧制作首次访华。在呈现原汁原味的莫扎特的经典作品之外,也将在上音歌剧院的舞台上实现“同一舞台,两个剧目,交替演出”的演出方式,这在国内也尚属首次。

斯卡拉歌剧院在沪访问期间,上音歌剧院也将充分发挥其“学府基因”,和上海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一起,精心策划一系列的大师班、开门排练、后台探访等活动,并向上音师生、社会大众开放。


国内首个全浮结构歌剧院

这是一幢8层综合体建筑,地下3层,地上5层,最高处建筑高度为34米。拥有1个1200座的中型歌剧厅和歌剧、管弦乐、合唱和民乐4个排演厅,以及1个专业学术报告厅。歌剧院总建筑面积为31926.42㎡,由上海市财政投资,上海音乐学院负责建设,由法国包赞巴克建筑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徐氏声学、英国剧院设计咨询公司等中外团队联合设计,是国内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也将是一座集专业歌剧演出与教学为一体的亚洲一流歌剧院。

怎么样?是否已经等不及要去新剧场看看,记者还可以剧透一下,除了软硬件俱佳,歌剧院的颜值也十分能打,在繁华的淮海路上,它绝对是一个引领歌剧观演潮流的“文化新地标”无疑了。


图片:何雯亚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