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处庭院,当地老人俗称是放老古董的地方。地方不算很大,可内涵丰富,令人遐想。在曲径通幽,甬道回廊中深藏着诸多乡愁和记忆。
修竹翠绿,灰墙黛瓦。天井内,青砖铺地,墙上挂着几串火红的辣椒,几条红彤彤的腊肉,点缀着小院。隐约飘来缕缕翰墨书香,折身,一间古朴典雅的厅堂,古老的家具和墙上的老字画相互辉映;右侧是灶间:土灶、担水桶、水缸、石臼…… 左侧是卧室:老床、铜脚锣、木脚桶……
卧室
走过回廊和家畜间,是非遗文化墙。也许你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就是坐落在叶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非遗展示厅。
对面墙上是当地一座百年老宅,水牛耕地、农人躬耕的场景画面,墙下陈列着形神兼备的竹编12生肖工艺品,隐隐浮现“鸡鸣炊烟起,狗吠柴门开。躬耕垄亩间,五谷飘香来”的意境。
葱葱郁郁,鸣鸟相往的竹林背景图案,两侧展品琳琅满目,有传统的,有新式的,散溢着淡淡的清香。也许你会驻足于鱼篓、上镇篮、畚箕、饭篮等器物前,勾起悠悠旧事。
隔壁一间地方不大,但曾是我们常欢聚的场所,长条凳,长条桌,喝茶听书,其乐融融。若来得巧,还能欣赏“松江农民书”老艺人的吴语传情。
药铺
织布机
当看到布店和药铺,还有织布机、纺车等生活生产用具,就已经步入了大厅,也是整个展厅的主要展示区域——草龙祭祀求雨场景。一条牛头、鹿角、虎口,30米长,150多斤稻草秸秆扎成的金黄、威武的草龙在灯光下闪烁着光泽——独树一帜的叶榭草龙。
叶榭镇爱心暑托班学员参观非遗展示厅
常有参观者把自己和草龙一起留在了手机里。在错落有致的老宅和寺庙图案的背景墙下,供桌、贡品、东海龙王牌位、韩湘神萧……仿佛穿越时空来到远古的时代: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关帝庙前人山人海,韩湘召龙,草龙翻滚,一飞冲天……
稻草、竹篾,加上叶榭人的聪慧,便产生了叶榭草龙,没有刻意装饰,简约、朴素。整个仪式注入了叶榭人敬畏天地、追求自然和谐和美好希望的情愫。在草龙旁陈列着成双成对的鱼、虾、蚌、蟹、田螺等水族道具,如今也融入草龙展示中,一同翩翩起舞。今天,舞草龙不再是求雨,已成为乡村振兴建设中的祝福节目,文化传播的使者!
徜徉在这500多平米的庭院里,有一种剪不断的思念,让人流连。
浓缩版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