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口红、江南四大才子春茶、中国探月计划棒棒糖......这些好看有趣的文创周边,你都知道哪些?
8月15日,首届天猫新文创大会在北京举行。从国内的乾隆和唐伯虎,到国外的毕加索和梵高,都把自家爆款周边“带”来了现场。
在天猫平台营运事业部总经理家洛看来,如果说2018年是新文创产业起始的元年,那么2019年就是其高速发展的爆发年。
在刚刚过去的七夕节,中国探月与棒棒糖品牌crafted进行了一次跨界合作,推出“探月棒棒糖”。
谁能想到,探月,这一原本只有航天迷才关心的话题,在做成棒棒糖后竟成了女生和孩子们的心头好。天猫数据显示,“探月棒棒糖”系列产品上线当天就卖出10万份。
棒棒糖的一小步,探月的一大步。
探月项目负责人这样感慨道。
实际上,像“探月棒棒糖”这样的文创周边,在淘宝天猫上还有很多,并且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据8月15日发布的《天猫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仅在淘宝天猫上逛博物馆旗舰店的累计访问量,就达到16亿人次,是全国博物馆接待人次的1.5倍,首先实现线上逛博物馆人数超过线下。
其中有1亿用户为90后,而在这些90后当中,还有将近80%为女性。
因为用户越发对文创产品的青睐,过去两年,淘宝天猫平台的文创产品规模上涨了3倍。
值得注意是,博物馆与品牌跨界已然形成一种趋势。报告还提到,当前博物馆跨界衍生品在整体文创产品市场的份额达到72%,几乎是博物馆自营产品的3倍。
此次“探月棒棒糖”为何能成为爆款,除了好看、好吃、以及七夕时点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大众看到了文创产品的创意。
以口红为代表的文创化妆品,近年来可谓琳琅满目,尽管异常精美,但是否会让用户产生些许“审美疲劳”?
对此,中国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公司总经理徐行力在采访中分享了“探月棒棒糖”背后的故事。要知道,之前中国探月的衍生品,大多以邮票、金币等纪念品为主。
徐行力认为,航天是个高科技,大众多从电视和新闻上了解,带给人们很强的距离感。所以,他们希望能有一款产品,让航天探月具有亲和力,同时还能通过流行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
于是,他们率先想到了老少皆爱的“吃”,其次,是与七夕相配的糖。据了解,“探月棒棒糖”系列产品从创意到商家,仅用了不到30天的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家洛在采访时也表示,同质化是阶段性的,最重要的创意产业,要用创意把品牌与IP连接起来。
我去过大英博物馆,他们已经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年IP研发的沉淀,你会发现其实创意的空间是极大的,也绝对不仅仅是盯在杯子和体恤方面,所以我觉得这个方面的延展我觉得非常有机会。
大会当天,家洛还发布了“天猫新文创2.0计划”,未来三年,要上10亿消费者与文化艺术生活在一起,让全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上天猫,并与1万个品牌进行跨界合作。
为了实现这三个“小目标”,家洛具体阐述了四个实施方向:吸引100家全球文化机构入驻、培育1000个优秀原创设计师、通过C2B打造个性化定制模式、以及携手100位文化意见领袖,让文化艺术影响到更多大众。
一年不到的时间,天猫新文创计划迈向2.0阶段。家洛坦言,他们更多开始思考博物馆是否能数字化。例如,运用AR和VR这样的高科技把博物馆原馆搬到线上,让消费者通过手机就能了解文化的内涵。
另一方面,是能否把线下参观博物馆的人群数字化。参观博物馆的人到底是怎样的?画像是怎样的?这些具体数据都是此前所没有的。
数字化的过程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比如当我通过虚拟的方式把实际的商品介绍给消费者,以及把一个虚拟的艺术文化和历史,通过互联网方式传递给消费者,这是一种全新的沟通形式。只有通过信息和沟通达成很好的认知,才能够产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