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小龙虾的夜晚,家住寿宁路的他终于能困个安稳觉了


作者:赵红羽
编辑:赵红羽
时间:2019-08-16 13:56

上海的夏天,如果没有小龙虾和老酒,似乎就是不完整的。而说起小龙虾,有一条路几乎承包了所有上海人对小龙虾的记忆,它就是寿宁路。

食客们对寿宁路的记忆,不外乎有小龙虾、烧烤、宵夜的“深夜食堂”,而住在这里的居民们对寿宁路的记忆,却是油烟、争吵、垃圾以及睡不安稳的夜晚。

如今,经过多次规范管理和整治后,寿宁路安静了许多,油烟少了、路面整洁了,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今天,就跟周到君重走一遍寿宁路,听老住户讲讲这里的故事吧。


说到寿宁路的起源与来历,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据史料记载,1945年至1947年间,福建寿宁县斜滩籍人何宜武曾担任国民党上海市政府专门委员、副市长及代理市长。这期间,原上海南市区建有福建会馆和寿宁会馆,何宜武与乡亲名流过往密切,因思念家乡,1946年3月他用重金买下这段古道,冠名“寿宁路”,并刻牌立碑,寿宁路即由此而来,70多年来风韵犹存。

贾逸明指着2楼开窗的位置,告诉周到君,这就是他住了大半辈子的家。

今年76岁的贾逸明是土生土长的老城厢人,自他出生起就一直住在寿宁路。贾师傅告诉周到君,寿宁路老早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印象里是从2000年开始热闹起来的。

寿宁路在2018年上半年时还有多家小龙虾、烧烤店,如今只剩下寥寥几家。

自从上海第一家专门做小龙虾的店开在寿宁路后,这里便一下子出了名,小龙虾店越开越多。

因为历史久、名气大,一波一波的食客慕名来到这里,特别是到了夏季,生意更是火爆,很多人甚至坐在马路上露天吃小龙虾。就在他们大快朵颐享受美味的同时,住在这里的“老贾们”却苦不堪言。

除了“老贾们”,负责寿宁路垃圾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也是小龙虾鼎盛时期的见证者。

“以前就是集中在这个位置清运。”屠建华指着寿宁路15号树新里前的位置告诉周到君。

“普通的路段只要安排2个人就可以,而寿宁路我们安排了3个人清扫,2个人冲洗,清运工作安排了2个班次6个人。”欣园环卫公司露香班班长屠建华告诉周到君,只有短短186米的寿宁路,按照普通路段任务量算,只需要安排1个人就够了。

寿宁路注定是不普通的了。

“多的时候,垃圾一天几十吨的往外运,往往前脚刚刚倒掉,后脚发现又全满了,再扔不下的就全被商家扔到了地上,到处都是油。”屠建华说,曾经寿宁路上240升的垃圾桶设置了20个,然而却还是不够用。

说起油腻腻的路面,又勾起了贾师傅的回忆,“经常有骑着自行车的人从这里经过,一个不小心就滑到了,胳膊上都是油。”自行车碰撞地面发出的声响也成了寿宁路上特别的记忆。

贾师傅从手机里找到自己拍摄的视频,给周到君看烟囱的样子。

“烟囱就从家门口竖到天上,门窗从来不敢开,到处都是油烟味。” 贾师傅说。

弄堂内曾高耸的烟囱,照片由豫园街道提供。

生意火了,人流大了,但随之而来的矛盾问题也多了。贾师傅告诉周到君,小龙虾经营户常常通宵达旦的进行加工,加上占道经营,夜晚这里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而由此产生的油烟、气味、垃圾、噪声、灯光等问题让他们想困个安稳觉都很难。家里有条件的邻居都选择了搬离,将房子出租出去。

跟着贾师傅走进弄堂,狭窄的过道里还停着一辆送烧烤的快递车。


“小龙虾火爆的时候,这条弄堂有三十多只烟囱往外排油烟,现在都拆掉了。”贾师傅一边走一边告诉周到君。

周到君看到,墙上还有烟囱拆过后的痕迹。

弄堂里到处都有“深夜食堂”的痕迹,一眼望过去,门上“魏氏烧烤香吧”的字样以及菜单依旧醒目。

电表箱上油腻腻的痕迹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被油烟狠狠地侵袭过。

门上贴有福字的就是贾师傅的家了。

贾师傅家曾被一家名叫“好记龙虾”的店铺包围着,讲起这件事他显得很无奈。

沿楼梯走上来,周到君惊呆了,贾师傅家可谓是三面环“龙虾”,楼下、隔壁、楼上都曾是一家名叫“好记龙虾”的地方。

“晚上吃夜宵的人都喜欢吃老酒,老酒一多,争吵就来了。”贾师傅说,晚上想要睡个好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而听别人吵架却成了打发漫漫长夜的事情之一了。

寿宁路位于黄浦区豫园街道辖区内,每年街道都会启动对寿宁路的规范管理工作。“由于寿宁路是上海市有名的小龙虾一条街,所以前几年在整治工作上还是以市容整治、规范经营、消除安全隐患为主。”街道管理办负责人告诉周到君,寿宁路区域的经营业态基础较差,紧邻居民区,多为居住用房,不具备加工食品的条件,由此部分商户改变房屋结构、增设厨房、铺设烟囱管道、不规范地安装店招店牌,集经营、居住、仓储“三合一”,致使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和房屋安全隐患重重。

“随着2017年‘史上最严’《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的出台,我们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整治无证餐饮经营以及有安全隐患的灯箱广告上。对并不具备餐饮经营条件的商户,包括门面、烧烤炉、烟囱、后厨、仓库这些,如果不符合条件,都要依法进行整治。另外对于无证有照,但不能从事食品经营的商户,我们也会引导他们规范经营范围。”该负责人说。

周到君了解到,今年,豫园街道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联合区相关部门基本完成寿宁路无证无照经营场所的整治工作,并把垃圾分类有无做到位列为查处整治的重点工作,通过“小餐饮标准化建设”, 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对寿宁路区域整治工作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

豫园街道还联手黄浦区市场监管局、黄浦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一方面坚决打击商户无证经营,防止发生回潮现象,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对经营者开展培训,同时结合区域餐饮单位经营情况,制定了定时定点的垃圾分类收运制度,提高了餐饮单位垃圾分类的质量和便利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前凌晨5:30,上早班的环卫工人来到寿宁路后,看到垃圾全扔到地上。”屠建华说,随着寿宁路的整治以及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后,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减轻了不少。

由于寿宁路情况比较特殊,环卫公司除了早上、下午定时定点收运垃圾外,凌晨2:30分也会有车子弯过来收一次。

如今,从贾师傅家的窗户向外望去,曾竖在外面的烟囱已不见,还原回了老房子原本的样子。

“晚上终于能困个安稳觉了。”贾师傅感叹,整治之后,虽然小龙虾店减少了,但是蔬果店、馒头店、干货店多了起来,生活更便利了。

后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周到君走在寿宁路上,看到这里虽然只有四五家小龙虾店,但就餐环境更整洁了,饮食安全有保障了。

店老板坐在门口,手里端着一碗饭,一边吃着一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小龙虾吃伐?店里有位子,有空调。”店老板看到周到君走过来,招呼着说。

很多店铺已改成了粮油店、蔬果店,不少居民趁着热浪退却,出来买菜。这里的油烟少了,生活气息却更浓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