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工匠 | 小工匠巧手为牛仔旧衣”施魔法“,服装设计T台秀亮点满满


作者:俞悦尔 昝筱诺
编辑:许桂琴
时间:2019-08-16 16:34

传统文化不仅落脚于书籍与画作之中,也反映于衣着之上。中国传统服装所蕴含的设计元素,具有着时代的特殊性,在融合时代文化的同时,又有着丰富的变化,因而造就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特殊美感。

服装设计体验项目正式亮相于大国小工匠第二期“传承匠心”主题技能夏令营。青少年们在进行草图设计时便十分专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缝纫机,我觉得很新奇。”“老师讲解的时候非常耐心,我听得也很仔细。”

三天的课程让青少年们意犹未尽,“没想到我在图纸上设计的作品真的会变成实物。”“我想把我设计的小包包送给妈妈,她一定会很喜欢的。”

以“匠心“追梦想

桃李园实验学校 六年级 俞悦尔

我们每天都会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这“第二层皮肤“使我们心情愉悦。我一直梦想自己能设计出一件人人喜爱的时装。8月6至8日,我参加了大国小工匠“传承匠心”之“解锁你的时尚基因——服装设计”夏令营,学习一个技能,了解一个理念,设计制作出自己的创意牛仔包,向梦想跨近了一步。

学踩电动缝纫机

在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实训中心三楼的一间教室里,一排排白色的缝纫机静静站立其中。这些家伙可不是普通家用缝纫机,而是现代化电动缝纫机。在这些机器上,设计者有一些很用心的设计,比如在能上下跳动的机针旁围了半圈细细的金属丝,这样可以防止人们缝纫时一不小心将手指伸到针底下;再比如,在缝纫机顶部的精准仪表盘左下角,设计者又安装了一个可调控缝纫速度的小拨钮,将它拨至乌龟图标,机针的跳动速度就会放慢,而拨到兔子图标,机针跳动速度则会加快。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我们初学者学习缝纫技能,也方便了工厂里的工人师傅。

实际操作中,我们用脚向前踩踏板,机针便开始灵敏地一上一下跳动,随着针动,布也会慢慢向前移,而我们需要控制好布推进的方向。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如果缝的是直线,要是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是初次操作,缝下的线就很容易走歪;如果缝的是弯线或折线,那么技术难度就更高了。老师们一遍又一遍地耐心指导我们,经过两天训练,我们终于可以比较熟练地操作机器,可以静心缝制出比较像样的作品。以我而言,我不仅会将牛仔包的底部细致缝连起来,还会给作品缝制蕾丝花边,缝上包带。

知晓设计大理念

随着时代前进,我们的缝纫机越来越先进,大大提高了缝制技术和效率。但对服装设计师而言,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这样的本领,更需要有好的素质能力和设计理念。从事服装职业培训研究与教学的东华大学张教授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须具备表达、动手和构思能力,三者缺一不可。所谓表达,就是设计师能流利清晰地向别人陈述其设计理念和灵感来源。所谓动手,就是在使用缝纫机时,心、脑、手、脚要很协调,不然无法操控好机器,这需要时间的打磨和自身的坚持。所谓构思,就是在设计一件作品时,设计师要先画设计图稿,既要善于学习,也要善于思考,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当然,点子光奇妙还不行,还得有可实现性,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会更好地被市场所接受。

这是三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其实在此之外,设计上还有一个必须十分注重的理念元素——安全和舒适。张教授很认真地对我们说,“做美丽的一定要先做安全的。“的确是这样,如果一件衣服非常漂亮华丽,可是穿在身上让人感到拘谨不舒服,甚至对人体带来伤害,那还有谁愿意穿这样的衣服呢?这样的衣服设计制作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在制作牛仔包的开口搭扣时,在每一个铁皮搭扣外部都装上了外表光洁而多彩的纽扣,既增加了包的美观度,又确保使用时手不会被铁皮划疼。

三天的夏令营,我的收获远甚于所记录的这些,实现梦想的旅程缓缓开启。在这其中,我真正感受到科技发展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捷,也深刻体会到无论学习还是做事,我们都要以“匠心“对待,专注,坚持,思索,创新。

付出后的收获使我快乐

浦东新区进才北校 七年级 昝筱诺

8月6日至8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国小工匠 传承匠心”主题技能夏令营之服装设计班。第一天走进巨大的教室,我就被数不清的缝纫机给惊讶到了,对于接下来这三天要如何才能完成任务既好奇又期待。

和蔼可亲的老师们为我们介绍了服装方面的专业词汇以及精密的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且展示了改造后的成品。各式各样的花边、图案、纽扣装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这让我们这些天天待在学校的学生们领悟到了校园外的另一世界。没想到服装这一行业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和技术在里面,敬佩之情由然而生,我暗自发誓这三天内一定要好好完成任务,于是信心大增地迎接后面的一步步工作。

面对要改造成包包的旧牛仔裤,老师十分认真地教我画草图、用粉笔打稿、裁剪,旧牛仔裤仿佛焕然一新的样子更增添了我工作的兴趣。之后我还学习了使用缝纫机的方法,那可真是方便多了!但倏然增多的走线活仍是给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我也是在一次次拆线后才练出一点熟练度。看着老师们的手法如此精湛、标准,我想,他们一定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随后我便往牛仔裤上试手,效果不错,“颜值”一下变高了。裤子背面缝的蕾丝花边稍显单调,我便想起了早上看中的装饰图案。将它们摆放到合适位置后老师用熨斗飞快地帮我烫好了,INS风的小装饰真的让心情都变得更加愉快。

紧张而忙碌的第一天体验很快结束,脑海中浮现出早上老师对我们的寄语,疲惫的感觉被彻底抹掉。我想,快乐有时也很简单,比如付出后的收获。

怀揣着对自己的包包的新想法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天。我决定从包带下手。请老师帮忙把包带翻成正面,接着剪去多余的碎布,把它缝成扁的,搁置在一边。我想要的是立体的底面,所以,那些多余的裤腿布料是最合适的。裁剪过程中,老师又让我深刻理解到数学的重要性,一个数字算错,那么后面的制作便不可能进行下去。一番修整后,我把包包拿去钉上装饰的磁吸扣,真是方便又美观。原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可张教授在点评我们的作品时,仔细地发现了磁吸扣的表面十分不平整,极易划伤手,便让我们围拢来,听她讲做包扣的好方法。张教授一字一句细致的讲解,让我们把包扣的制作过程听出了许多趣味。最后的针落、打结,长长的剪刀一瞬之间切断丝线,无一丝脱泥带水,着实让人惊叹一番。

改造后的作品饱含着自己的心血,每个“小工匠”对自己的作品都是爱不释手,展示的时候喜悦溢于言表。原来当一个“小工匠”这么不容易,但是努力的过程却这么开心,收获的感觉这么好。

这个体验让我以后想成为服装设计的“大工匠”。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