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前期难以盈利、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很难被认可……8月21日至23日,近40名来自长三角的沪苏浙皖青年创业者走进金山,共同探讨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青年人如何找准定位、实现价值。
从大都市的白领,转身选择回老家亭林镇做农场主……三年前,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金悦当初这个决定,在很多人看来都有些“看不懂”,这个出生于1987年的“农二代”,如今早已转型成了“田头的工程师”。
位于金山区亭林镇的上海点甜现代智慧农场,是由一群85后的年轻人所合作创办的国内首个集研发和科创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场。王金悦说,“我们的宣传语就是:‘农夫栅前有点甜,用科技放飞梦想!’”
从城市回到乡村做“农二代”,有些人做了“不得不”的选择,而王金悦则是主动应对挑战,从一开始就就没有想过走传统道路的他,“现在的农民可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也需要跟上新科技的步伐。”
因此王金悦更愿意用“创业”来形容他回归乡村的选择,“创业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模板可以参考,我们也曾面临重重困境,比如我们发明的机器人能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田间地头……”经过反复试验,如今王金悦和伙伴们一起建成了农业机器人研发中心,设有六大智能研发模块,有人工智能探索部、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通讯与衍射中心、结构与运动中心、控制与电气中心、定位与导航研发中心。
今年,王金悦和他的伙伴们完成了第一个无人化机器人智慧农场管理系统的搭建。虽然研发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反复,但王金悦始终坚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做农民也会感觉有点甜。”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农村,将未来的发展着眼于农业。据了解,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青年创业者平均年龄33岁,最小的1997年生人,有的已经从事农业工作20多年了。这些有志青年有别于老一辈农民,是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他们中既有从都市职场回归田园乡村的白领,也有不甘平凡的“农二代”,他们对乡村发展富有热情、抱负和想法,渴望借助更大、更广阔、更多元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乡村振兴理想。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区域乡村发展的联动合作也早已启动,多地开展了极具针对性的乡村振兴主题青年创业交流活动,引导动员团员青年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越来越多的投身农业创业的青年将获得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逐梦乡村 创享青春”——首届长三角乡村振兴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开锣,另外在中国丰收节期间金山还将举行长三角青年农创产品展示活动,为长三角青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激发青年创新力和创造力。
金山区明确到2020年要培养3500名左右的新型职业农民,并专门印发了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试点实施方案,一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了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金山、长三角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