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飞翼》今晨首映,《红楼梦》《梁祝》《西厢记》……越剧影展来了,赶快去电影院!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时间:2019-08-24 19:27

2019年越剧电影展开幕式暨越剧电影《双飞翼》首映仪式于今天上午9:30在上海新衡山影城1号厅举行,这个日子对于越剧电影展映独具纪念意义,它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65年前(1954年)首映的日子,此次电影展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越剧电影《双飞翼》首映式及研讨会举办

整个庆祝活动分为越剧电影展开幕式和越剧电影《双飞翼》首映式两个部分。在首映式上,越剧电影《双飞翼》的导演与演员们与影迷们见面,交流拍摄心得与感想;随即影院放映越剧电影《双飞翼》。

8月24日下午14时,在上海宾馆举行“越剧电影展映活动暨越剧电影《双飞翼》首映专家研讨会。郑大圣、王小鹰、胡晓军、厉震霖等专家,越剧电影《双飞翼》的主创团队出席研讨会,探讨越剧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共同发展的前景和紧迫性。

同时,大家充分肯定了该片在推动越剧电影发展、实现社会价值、满足群众传统文化需求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与会专家也从该片创作层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长达两周的越剧电影展映开始

作为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特别活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越剧院精心挑选了《红楼梦》、《梁祝》、《祥林嫂》、《西厢记》、《情探》、《碧玉簪》、《双飞翼》、《玉卿嫂》参加此次越剧电影展映。这些作品题材各异,内容精湛、思想精深,集中体现了越剧艺术的独到魅力。

展映为期2周——由8月24日开始,至9月7日结束。

展映期间,8部越剧电影集中于新衡山影城及其他11家区县电影院线进行共计63场排片。

此次展映的8部越剧电影都可谓是各个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越剧本剧种中的翘楚:

比如去年,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引发热议。

在8部越剧经典电影中,从高清修复的老电影到4K、3D新拍摄电影,让影迷看到了戏曲电影的传承与发展。对经典越剧电影进行高清修复,这是当代电影技术对经典越剧电影的致敬,也是对观众观赏体验的新贡献,新技术使得1954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1958年的《情探》、1962年的《红楼梦》、1962年的《碧玉簪》以及1978年的《祥林嫂》这些传统艺术经典焕发出持久的艺术魅力。主办方透露,本届影展集中展示了多部越剧电影尚属首次,后续还将继续推进此类活动。

本届越剧电影展主会场设于新衡山影城,主办方特别策划了越剧《双飞翼》、《玉卿嫂》两部越剧新电影的陈列展示。

此外,整个活动不仅有电影放映,还举办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徐汇区文化旅游局主办,分别于8月23日14:30和8月29日14:00在斜土路社区文化中心开展“越音绕梁·日晖有戏越剧电影《双飞翼》”、“越剧电影《玉卿嫂》导赏”讲座活动,导演携剧中主演亲临现场,与观众互动。

越剧电影与中国电影

在戏曲电影领域里,越剧电影有着优良的传统以及深厚的资历。相比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越剧电影紧跟时代脉搏,不仅能较好把握故事节奏,还合理运用虚实镜头来组建故事,为传统的戏剧表演注入新的活力,开拓了戏剧发展的道路。

从越剧电影的问世至今,无不体现着党和国家对发展越剧事业的决心和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对越剧电影事业的积极扶持,同时越剧电影对传播和弘扬越剧艺术发挥了无法取代的作用。

1954年新中国首部彩色影片即是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之后《红楼梦》的横空出世更是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家喻户晓的《祥林嫂》亦有电影版留世;

被誉为最忠实于王实甫原作版本之一的越剧《西厢记》被作为首部3D越剧电影拍摄完成。

如今越剧的首部3D和4K电影均相继拍摄完成。相对于舞台艺术的夸张与简约,电影的呈现更诗意、更精致、更真实,通过大荧幕的展现能最大限度地放大作品的审美观赏性与文学感染力,达成影视实景的具象和戏剧舞台的抽象虚实相生、和谐相融的艺术效果。

同时3D、4K等戏曲电影族群的壮大也为丰富中国电影市场、增添民族性色彩贡献了力量,是互相承载共赢的前进与摸索。就越剧而言,越剧电影是对传统越剧艺术的由衷致敬,为后人研习剧种发展的轨迹、追寻前人努力奋斗的足迹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活动背景

此次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建团60周年,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上海越剧院主办,上海新衡山影城承办。

本届越剧电影展也是旨在探索建立一种戏曲与电影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共同发展的平台,对于推动中华戏曲艺术的传承和电影艺术的发展意义大深远。

同时,为传播、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做大做强上越艺术品牌,进一步擦亮并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