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坐镇12345热线,接听市民投诉。在接到一名市民投诉天目中路海宁路一大厦的户外招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后,徐志虎指示北站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前往现场查看。随后,浦东新区、杨浦区等区城管执法局的局长依次接听投诉热线。
这两年,城管执法部门受理的市民投诉量呈下降趋势,两年下降超过30%。2017年,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受理市民投诉231946件;2018年,受理市民投诉194276件,下降16.2%;今年1月至6月,受理市民投诉83902件,同比再降18%。
今年1-6月,受理投诉较多中队的包括城管川沙中队、康桥中队、周浦中队、金杨中队、杨行中队、长寿中队、宣桥中队、江桥中队、塘桥中队和航头中队。
根据第三方测评,今年上半年,市民对于投诉处理的满意度首次达到 62.39 分,同比上升了8.32分,实现了近年来最大幅度提高。
今年,市城管执法部门正逐步推广 “诉转案” 机制,对于市民重复投诉3次以上的事项,根据“能立尽立、能结尽结”要求,在5天内立案,启动执法程序,如超期未予立案的,将督查督办。
除了严格执法,源头防控也是重中之重,上海现已全面落实城管社区工作室制度 ,每个工作室配备一名城管执法队员,定期在社区巡逻执勤,第一时间发现查处违法行为。
市民投诉领域最多的是市容管理、违法建筑等。以今年1月至6月为例,投诉最多的领域依次为市容管理(26.7%)、违法建筑 (15.8%)、物业管理 (12.3%)、环境保护 (10.1%)、绿化管理 (3.2%)。
其中,违法建筑虽然每年都投诉较多,但诉求量逐年下降,2018年同比降低6.6%,今年上半年再降18.6%。而对物业管理的诉求量却逐年猛增。2017年同比上升195%,2018年同比增长111.6%,今年上半年又同比上升45%,成为投诉新热点,尤其是损坏侵占公用设施、结构改建、居改非等,市民反映最为强烈。
今天,已经举办四年的“城管局长接热线”行动再次启动,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率先接听电话。半小时内总共接到了4个投诉电话,两个关于违法建筑,一个关于广告牌拆除,一个关于空调外挂机。
市民单女士反映,位于天目中路428号的凯旋门大楼有一块巨大的户外招牌,存在安全隐患,询问是否会采取什么措施。徐志虎回复说,该处招牌此前已经发现安全隐患,已经在实施拆除。
周到君在凯旋门大楼现场看到,施工脚手架已经搭建起来,工人正在对招牌进行拆除。据北站街道城管中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块招牌高度有4米,长60米,体量非常巨大,通过钢铁框架固定在大楼外立面,但由于年代久远,部分结构锈蚀,此前已经有市民反映过其存在安全隐患。
凯旋门大楼物业负责人表示,这块招牌差不多自大楼1996年落成起就存在了,这两年有市民投诉,也有管理部门上门沟通,但由于拆除经费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施拆除,目前拆除经费基本落实,整个拆除工作大概需要两三天时间。之后,还需要重新设计招牌方案,报绿化市容部门审批通过后,再实施安装。
市城管执法局介绍,今天起,16个区的城管执法局局长将依次值守12345投诉热线,接听市民的投诉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