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的雷军对“质量”这件事究竟有着怎样的偏执?


作者:蒋宇
编辑:苗夏丽
时间:2019-08-28 15:28

小米创始人雷军究竟对“质量”有着怎样的偏执?!

8月28日的“中国质量协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获评2018-2019年度“中国杰出质量人”(全国质量奖个人奖),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唯一获得该领域奖项最高荣誉代表。

据了解,雷军一直把“质量”视为小米的生命线,推行“质量高于一切”的核心理念。去年,小米获得由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质量技术奖一等奖”,与核工业、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一同站到了中国质量最高的领奖台。

今年1月小米推出的Redmi Note 7小金刚系列,敢于打破行业12个月质保惯例,提供18个月超长质保,重新定义手机质量标准,开售仅7个月,累积销量过2000万台。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小米创立的初心就是用互联网方式做制造业,推动中制造业转型升级。小米从最开始就非常注重产品质量,成立豪华研发团队,创始团队都具有十年以上研发背景。小米元器件选取和加工生产都采用顶级供应商,为米粉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

由始至终,小米极度重视用户口碑,百分百地把用户当朋友,站在用户角度想问题,把用户满意度放在高位。小米品牌的核心是如何赢得用户信任,倡导理念是让消费者闭着眼睛买小米产品。

短短几年,在小米的参与和推动下,中国市场山寨机已彻底消灭。中国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品质越来越好、设计越来越漂亮、价格越来越实惠。小米的出现,引起行业诸多变化。

狠抓质量管理

2017年被定义为小米“质量元年”,雷军亲自牵头质量委员会,组建质量办公室专门督办。

2018年7月,小米集团上市后,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任命颜克胜为集团副总裁、兼任集团质量量委员会主席,负责集团所有产品和服务品质管理工作,并负责推动用户使用体验的持续改善工作。

小米内部打通跨部门格局,逐步组织建立起“质量第一、质量优先”的质量文化,开展全员质量培训,动员全员参与,组织米粉座谈会,要求工程师到一线服务用户,举办一系列质量讨论活动。小米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同步建立起严格的质量奖惩与质量绩效机制,用质量一票否决的红线,时刻提醒全员关注品质,重视用户体验。

仅仅2018年,公司就召开了254次质量讨论会,从定义、设计、用料、研发、测试、售后等多个环节死磕质量。去年底,为鼓励品质提升,集团设立小米质量奖,作为公司内部最高质量荣誉,奖金超过100万,由雷军亲自颁奖,以鼓励全员在质量技术领域持续创新、持续发力,为中国制造、打造质量强国贡献己力。

用更低价做出更好产品

在雷军看来,价格贵不代表商品好,商品价格低也不意味质量差。小米始终坚持用一半的价格,做出更好的产品,让米粉信任、尖叫。

不止在手机上,小米电视也不断升级品质,被用户认可,上半年销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小米路由器经过中国移动专业测试,成为其唯一五星推荐。米家扫地机器人在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比较试验中,几乎全部获得5颗星,综合排名第一。

小米还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工业设计团队,拿遍世界四大工业设计奖金奖,质量基础上,确保产品颜值,让更多人享受高科技和高品质带来的美好生活。

质量工作需要死磕到底

小米内部反复提到“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得多高,而品质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小米第一轮成功主要靠创新,走到今天屹立不倒,最核心的是将创新和质量并举。雷军也常感叹,质量提升没有捷径,小米必须打基础、练内功,花大力气建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全方位,全品类去推行。

今年3月,小米 MIUI负责人在微博上开具实名账号,连开10多场用户座谈会,从大量反馈中整理出数百条可以改进的项目,之后再进一步明确,确定了32个重点改进重点,并给出项目时间表。小米是全球罕见的拥有海量粉丝支持的公司,以用户反馈驱动产品质量改进,累计收到反馈意见达2亿条。

雷军认为,质量工作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死磕到底。放眼全球商业世界,当今的工业强国德国、日本,也并非自始至终都是质量强国,同样也是经历了持续的努力、创新,才建设出严格的工业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赢得了世界用户的赞誉。

目前,我国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只要在质量这条路上锲而不舍,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