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办法》,自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完成社会考察136课时、公益劳动80课时、职业体验32课时、安全实训24课时。学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社会实践;初中生社会实践将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在新中考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环节,社会实践评价将作为一项提交材料,作为高中学校综合考察学生的重要参考。
据悉,初中生社会实践将由学校组织为主,学校也是记录的主体,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记录。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作为志愿者,或者积极提供资源,这部分的社会实践记录可以自行记录在纪实报告的自我介绍中。
全新设计的职业体验岗位
早在一个多月前,周到君就曾报道过,《这群中学生在交大来了一次“少年奇幻之旅”!这样的综评研学请给我来一打!》,200多名徐汇区中国中学六年级的初中生,在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展开一场新鲜的“研学之旅”。
钱学森图书馆社教宣传部部长、副研究馆员傅强表示,与中国中学合作的这次“少年奇幻之旅”,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为丰富同学们的社会实践,场馆对参观线路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规划,结合育人和提升学生思想的目标,开辟了爱国之旅、奉献之旅、求真之旅、创新之旅四条线路,不但使钱老的奋斗精神更深入学生心中,也使场馆的交错接待能力有很大提升,从原先的100人接待量提升到可以同时接待三四百人,满足学校、学生实践的需求。
不仅如此,除了对馆内展品的参观考察,该馆还设置了小小保管员、小小研究员、小小策展人、小小设计师、小小讲解员的职业体验岗位,孩子们10人一组,互相分工合作,并可提供实践评价和证明;即便是家长自行带孩子来参加,也可以提供盖章等方式证明。
700所初中,15万初中生,社会实践岗位是否充足?
本市有700多所初中,每一年级就有多达约15万名学生,社会实践场馆和岗位是否充足呢?
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付炳建表示,该区有33所学校,3所职业院校,2018年的六年级学生就有8300多人,生均拥有职业院校比比较低。经过排摸动员设计,把16个学时的职业体验进行切分,3所职校一校一方案,如农林学院在一个时间段里集中进行,并通过企业基地的浸润、职业教育的综合体验等,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徐汇区园南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史晓燕表示,初中生可塑性相当强,要为其打好人生底色,寻求未来人生发展创造各种可能性。园南中学近年来已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结合育人目标,根据6-9年级学生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来构建课程。例如“有氧之旅”实践课程,结合社会考察,开展跨学科综合思维培养,与海派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开展“我眼中的上海”探究活动,在地理范围上,学生走访上海外滩、城隍庙、武康路、老城厢等地,并且运用历史、文化、美术、信息科技等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探究。
据介绍,初中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有4个分类,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学段中进行,比如预备年级进行社会考察,初一年级从事公益劳动,初二年级开展职业体验等,各校可以自行安排。
不仅如此,各区学校、场馆也在积极探索具体操作,保证学生的实践经历真实客观。在松江区,2019年“行走松江” 电子管理平台已开发到位,与市里初高中社会实践评价系统衔接,在岗位申报登记、信息发布、考核评价上实现平台信息对接。
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初中有700余所学校,量大面广,在原先高中生社会实践1000余个基地的基础上,现在又增加了200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岗位数突破70万,可充分满足初高中学生对岗位的需求。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实践岗位的数量,来满足初高中学生的实践需求。
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施办法中,非常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素养。在新中考的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环节,社会实践评价将作为一项提交材料,作为高中学校综合考察学生的重要参考。在实践评价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初步职业理想是什么,对社会职业的认识和感受,以及观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