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展会,听起来就“高大上”,从这里买到的商品一定是正品了吧。然而,事实总是如此的残酷。上海消费者朱女士在一家展会上购买了3600元的大牌化妆品,结果拿回家拆封发现是假货,再找商家时对方已翻脸不认人。
目前,市场上各类展会名目繁多,但相关投诉也是直线上升。一些不良商家借着展会名义,售卖各种假冒不合格商品,“捞一把就走”,消费者维权时也很难找到当事人,如此乱象谁来监管?
今年7月,浦东新区消保委投诉受理窗口接到王女士来电投诉,反映了她在一家展会上当受骗的经历。
王女士表示,7月19日她与和同事一起去新国际博览中心,参加了一个“国际展会”加盟展,在W5馆的美妆国际内购买了3600元左右的产品,包括雅诗兰黛眼霜、面霜,韩国后套装、香奈儿洗面奶、纪梵希的散粉以及JM的面膜等化妆品。
由于王女士经常使用这些品牌的化妆品,看到展会上的价格比较划算,再加上觉得这么“高端”的展会应该不会卖假货,所以才买了单。结果回家一拆包就发现这些化妆品包装做工粗糙,各方面感觉都不对。于是王女士微信联系了卖家沟通,对方负责人矢口否认产品问题且把她拉黑,而销售人员则称不知情“得去问问公司”,此后再无音讯。最后,王女士找到主办方负责人,他表示要了解情况,让其等候回复。
几番等待之后,王女士依然不得到任何回应,无奈之下向消保委投诉。王女士告诉消保委工作人员,她在购买化妆品时销售人员还称产品上有防伪标识,查询下来还是真的,价格也很便宜,因此她就直接微信转账支付买了,也没有索要购物凭证,结果回家拆包发现和正品有很大区别。
王女士表示,只知道该商家叫美妆国际,也不记得展位号。而主办方负责人王先生则告知消保委,这次所谓的“加盟展”是针对教育培训机构并非购物展,由于消费者提供不了具体商户名称和展位号,他无法查清消费者所述是否属实,很难处理。
针对上述情况,浦东消保委认为,虽然在教育培训加盟展会上买到疑假化妆品听起来很荒谬,但是主办方也不能完全自证清白,确保没有一些不法商户“混入”。
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主办方可以调取会展现场的监控视频来确认消费者所述是否属实,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和主办方的信誉。
经消保委的劝说调解,主办方表示愿意补偿王女士2000元,同时销售化妆品的业务员微信退还了她1600元,王女士也不愿再通过其他方式维权,只要止损就行,并对消保委表示了感谢。
实际上,王女士的遭遇并非偶例。近年来,由于各类展会风生水起,随之产生的投诉也水涨船高。
从浦东消保委接到的投诉来看,各种“展会”类投诉日益增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各种所谓的“展会”门槛低,各类商户鱼龙混杂,主办单位管理“掏浆糊”管理不严,造成目前各类展会上充斥着售假逃逸、随便混入的情况,甚至有消费者投诉说有些不法商户在撤柜展位上售假。
这些不法商家标上低价,用“甩卖价”、“跳楼价”、“疯抢价”吸引顾客,顾客看似占了便宜,实则上当受骗。而且这些商家事后逃逸,留下假联系方式也给消费者维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另外,展会上买到的商品,很多商家都不会开具正规发票,这也给消费者后续维权造成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真的无计可施吗?其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第五十五条也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消保委在此提醒一些展会主办方,还是应该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到每个参展商,真出了问题作为主办方是逃不了责任的。另外也希望行政监管部门能对展会上销售的产品进行开展前检验检查,严格把关不让假货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