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对手”让“乒坛皇后”邓亚萍连连夸赞?
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人工智能科普节目上,庞伯特乒乓球机器人和邓亚萍几番切磋,打的不亦乐乎。
高速球、上弧旋球、下弧旋球……在面对邓亚萍打出的一些高难度球时,一开始“庞伯特”还有些接不住。
不过,它能够在对打过程中不断搜集对打数据,快速学习对方的击球路线,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形成回球策略,高速机器人本体迅速挥拍,及时调整策略,灵活进行各种变化。
对于乒乓球机器人不可限量的学习能力,邓亚萍直言“不敢小瞧”。
“庞伯特”由中国乒乓球学院与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是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品化的乒乓球机器人。
中科新松乒乓球机器人项目经理张海波介绍说,发明乒乓球机器人的初衷,是为了辅助乒乓球运动员训练,让机器人成为他们的“陪练”。但目前来说,机器人“庞伯特”仍处于一个“学习”阶段,它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专业数据,才能够真正投入到实际训练中使用。
“会学习”是庞伯特乒乓球机器人的核心技能之一。通过和许多人进行对打,收集海量数据,机器人就会根据积累的数据进行在线学习,更新回球策略,提升回球水平。
张海波表示,目前“庞伯特”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大量专业运动员的数据,这也是它当前部署在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原因。之后,“庞伯特”还会采集大众的数据,以提升数据的多样性。
记者在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现场看到,面对不同的来球,“庞伯特”通过调整力臂、前后的滑动轨迹,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同时将球拍旋转到一定的角度,将球精准地击回,实现与人对打,整个过程都在一瞬间。
“会预判”是庞伯特的另一项核心技能。它拥有一双目光如炬的眼睛——高速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可以精准地采集到乒乓球的图像,实时捕获乒乓球的位置、速度和旋转强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看到”的来球轨迹,在毫秒之间预判球之后的飞行轨迹。
即乒乓球在对面一经发出,“庞伯特”便完成了预测落点、预判的击球点位置和击球速度等一系列的复杂计算过程。当乒乓球弹到“庞伯特”面前时,它便快速移动到击球点准确击球,做到“指哪打哪儿”。
此外,“庞伯特”还具有不同的回球策略,可以将其设置成不同等级的难度以及不同的模式,如针对性训练的对拉模式、定点定速模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除了辅助专业运动员训练,“庞伯特”乒乓球机器人未来还有可能面向大中院校、体育院校、业余爱好者俱乐部等场所,以及走进中小学校园成为孩子们的“陪练老师”,为更多地区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