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陵画派如何崛起和发展?傅抱石、亚明、钱松嵒等“五老”代表作震撼亮相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19-09-01 19:47

鼎鼎大名的“新金陵画派”是如何在中国画坛上崛起和发展的?

今天上午,由江苏省昆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刘海粟美术馆、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英满芳甸——新金陵画派播布研究展”于刘海粟美术馆拉开帷幕。

“新金陵画派”是20世纪在中国美术史上崛起、发展并产生持续性、全国性影响的中国画流派,是新中国画院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

如果说明末清初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画派“代表了当时文人画创新思潮的积极力量”(马鸿增语),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和兴盛深刻地诠释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傅抱石语)的时代内涵。

毫不夸张的说,时代变革成就了新金陵画派,而新金陵画派反映了时代风尚。

 

新金陵画派最重要的历史契机和活动场域即是江苏省国画院的诞生与发展,甚至可以说,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15日中国美协江苏分会组成“江苏国画工作组”,开始为期三个月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团长为傅抱石,副团长为亚明,成员包括了钱松嵒、宋文治、魏紫熙等。1961年5月2日至21日,由中国美协和江苏分会主办的“山河新貌——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在京展出,引起巨大反响。以此为标志,新金陵画派崛起为新中国代表性画派之一。


其中参与画院建立和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以及“山河新貌”画展的画家团队即包括了后来被公认的新金陵画派代表性人物: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今天,新金陵画派已然成为江苏中国画耳熟能详的标识。


■傅抱石 《读碑图》

■傅抱石《 深山隐居图》


本展览以“新金陵画派”五位代表性画家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为凝聚点,着重展示五位画家的艺术本体语言特色和实践方式,以多样性展陈形式呈现出代表性画家的个案风采,向观众传递“新金陵画派”在艺术风格上的丰富性、独特性及时代性。


■钱松喦 《春满石城》


同时特邀20位艺术家参与本次展览,展现“新金陵画派”作为时代印迹在当下山水画发展中产生的传播和影响。

■魏紫熙  《峡江峭壁》

■魏紫熙  《樵 (秋)》

本展览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新金陵画派”代表性画家研究展,即“五老”( 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的作品、文献、影像资料以及“新金陵画派”已故著名学者马鸿增先生的文献手稿。

■亚明  《山雨欲来白云低》

此部分由傅抱石纪念馆馆长黄戈先生担任策展人。

■宋文治 《春江三月 》

第二部分为当代山水画邀请展,反映后“新金陵画派”时期部分画家在艺术道路上的不同抉择和探索,折射出“新金陵画派”与当代画家在审美取向与艺术风格上的传承、影响、对照、反差等等内在联系和外部流变。此部分由后候北人美术馆名誉观众赵宗概先生担任策展人。




《英满芳甸——新金陵画派播布研究展》

展览时间:2019年9月1日至9月22日

展览地点: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延安西路1609号)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