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当时鲜少在上海亮相的芭蕾舞剧《舞姬》在时隔多年后登台,由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演绎三场彼季帕的经典版本。
正式售票前,还有业内人士对于这出剧目的出票情况有所疑虑——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舞姬》较之《天鹅湖》、《睡美人》这样的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略显生僻。但首演过后,舆论口碑立刻将这场演出的热度推至高潮,第二、第三场余票当晚被一抢而空。这部技术难度极高的作品,赋予了整个舞台无与伦比的观赏性,《舞姬》自此在上海观众心里种了草。
此后,每每只要是《舞姬》二字出现,观众们趋之若鹜。有资深舞迷表示:“《天鹅湖》可以常常看到,但不是每个团都敢排演这部舞剧。”《舞姬》对演出团整体要求非常高,又因为制作繁杂、巡演成本高昂,一般只有“特别敢”的舞团才敢挑它,捷克国家芭蕾舞团就是其中之一。
拥有136年悠久历史的捷克芭蕾舞团,地处欧洲却受到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影响,既拥有俄式大开大合的丰富身体表现、出色的技术能力,同时也有欧洲舞团专注于人物情感表达的特色,表演丰富而细腻。
10月25、26日,这支来自于东欧的芭蕾舞团将在东方艺术中心重新演绎《舞姬》这一业内公认的殿堂级剧目。
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天鹅湖》、《睡美人》是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芭蕾舞剧,它们的编舞都出自同一位大师之手,这就是在芭蕾舞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古典芭蕾之父”马里乌斯·彼季帕。早于《天鹅湖》17年,彼季帕就已经创作出了《舞姬》这部世界芭蕾的奠基作品。
首演于1877年的《舞姬》又称《印度寺庙的舞女》,改编自印度著名诗剧《莎恭达罗》,并融合了西方童话故事《泥人卡尔》中的线索。剧中讲述了武士、公主与舞姬的三角恋情。
《舞姬》对世界芭蕾领域的发展起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剧中把音乐、舞蹈和戏剧完美相融,使古典芭蕾迎来了交响芭蕾的时代。
彼季帕在《舞姬》逐步建立完善了芭蕾双人舞的程式,着意于群舞队形严整、画面丰富多变、用舞蹈手段塑造诗意的舞台形象。如今许多芭蕾经典作品都是在其基础上而变化衍生过来的。
舞剧中最圣洁也最为著名的、观众最期待的是第三幕”幽灵王国"。32个幽灵在银色月光下身披白纱白裙在缓慢、悲伤的音乐声中从峭壁走下,以同样的气息、同样的韵律以及那标志性的Arabesque抬腿,整齐划一,缓缓飘落舞台。幽灵们鱼贯而出构成一幅幅均匀对称的精美画面。据说《天鹅湖》中的天鹅群舞也是受其启发而编排。
如果说《舞姬》原作的魅力在于开创了古典芭蕾的风格与韵味,那么在经后世的雕琢与润色则更见艺术升华的功力与深情。
《舞姬》中的独舞、群舞设计得非常漂亮,独舞曼妙灵动,群舞如行云流水。时至今日,全世界的芭蕾舞团都以能够排演《舞姬》为荣耀,它被公认为芭蕾舞界最难的舞剧,已经成为检验一个芭蕾舞团艺术实力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