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育儿嫂请进家,却发现她因为孩子哭闹、不肯吃饭狂揍孩子……”近期,有雇主在群里爆料,说她聘请了一位育儿嫂,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育儿嫂用非常极端的办法对待孩子,孩子看见她很害怕,医生认为这位育儿嫂很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于是,该雇主提醒网友:使用保姆前请进行心理检测,避免出现类似事件!
市家协会长张丽丽透露,市家协正会同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制定国内首个保姆体检标准,其中包括心理测试。有了标准,就可以明显降低保姆心理问题给雇主家庭造成伤害。
邵女士在群里说,她的孩子满月后不久,通过某家政公司聘请朱阿姨来家里做育儿嫂。见面时感觉朱阿姨不错,谈吐正常,对育儿嫂干活的操作规程也很了解,推荐朱阿姨的家政公司说她做育儿嫂已经七八年,人年轻、有经验应该可以放心,于是,邵女士就将朱阿姨请到了家里。
开始时,邵女士并未感觉朱阿姨有异常,但做了一二周之后,她发现孩子见到朱阿姨很害怕,有时正在呵呵笑的宝宝见到朱阿姨会突然停止笑声,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她,有时眼光和脸会有意回避,丝毫没有看到宝宝与育儿嫂那种很亲热的感觉。
“平时我们夫妇俩去上班,家里由老母亲和老父亲看家,但两位老人都已70多岁,主要在家料理家务,照看孩子包括孩子的吃喝、睡觉、外出游玩等全都托付给朱阿姨。”邵女士说,一次她中午有事回家,看见朱阿姨眼睛睁得很大,还挥着拳头逼着孩子把饭吃下去,孩子哇哇大哭,朱阿姨抡起手掌猛拍宝宝的屁股,孩子的哭声嘎然而止……哪有这样带孩子的?事后邵女士咨询了心理医生,医生认为朱阿姨很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于是邵女士回掉了朱阿姨。
获悉邵女士遇到的情况后,记者采访了多家家政公司,想深入了解育儿嫂带教孩子的情况,和出现问题的原由。接受采访的家政公司证实,部分保姆确实存在过激、过分、不正常对待雇主的行为和举动,以带孩子、照护老人比较多见。
某家政公司承认,他们公司就曾出现过保姆虐待老人的案例,老人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需要该保姆料理,在料理老人的过程中,因为脏臭,保姆用拳头揍老人,事发后被他们制止。
“诸如此类情况,有的属于保姆工作态度和方法问题,但有的属于心理问题,也包括工作方法和心理问题同时存在。”
华师大心理学专业陈博士分析,有多种可能导致朱阿姨粗暴、狂躁对待孩子,包括心理、道德、脾气等原因,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很大。保姆作为社会人像其他人一样也会出现心理问题,但有心理疾病的人不能从事家政工作,如果从事家政工作,往往会直接影响照护人和家庭,严重的甚至会对照看孩子、老人、病人造成伤害。
近来,包括全家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雇主与保姆引起纠纷等诸多涉及保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屡屡出现在周到、新闻晨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如何减少此类事件,让雇主找到合适、满意的保姆呢?为此,记者走访了市家协。
市家协会长张丽丽告诉记者,已经了解到有关保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信息,输送合格、健康保姆到雇主家庭很重要,而输送合格、健康保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保姆入职前进行体检。现在的问题是,不少家庭都要求保姆携健康证上岗,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保姆出示的健康证各式各样,有医院为食品、饮用水、化妆品工作人员出具的健康证,也有体检机构、社区卫生中心出具的健康合格证等。
“目前保姆健康证检查的内容也各有不同,且检查非常简单、内容非常少,有的健康证上只标识‘检查合格’,不显示检查项目。”对此张丽丽透露,市家协已经与上海公共卫生中心联手,制定保姆健康体检标准,标准包括心理检测内容。今后家政行业将与餐饮行业等服务人员一样,按标准进行体检,持统一规范的健康证上岗。有了标准,将减少保姆因心理问题对雇主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