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张老月票、673张公交票弥足珍贵!流动的公交,奋进的祖国!


作者:钟晖
编辑:钟晖
时间:2019-09-25 12:13

530张老月票、673张公交车票、62张公交车照片、近20辆公交车模型、上世纪公交职工使用过的票夹、慢字旗和工作服……今天在沪举行的公交历史迷你陈列展“流动的公交,奋进的祖国”,呈现着上海公交的前世今生,展现上海公交伴随着新中国的奋进,70年来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上午, 周到君来到这场展览的举办地,位于黄浦区外马路1588号的南浦大桥公交枢纽站,发现此次陈列展为免费开放,既有实物、图片,也有文字、视频,令参观者聚精会神,一饱眼福。

据主办方上海巴士第二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大部分展品都由该公司爱好收藏的职工提供。他们在工作之余还要义务担任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公交历史和收藏心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品的最大贡献者是56岁的公交驾驶员、收藏爱好者朱龙麟。

图为1968年的上海月票

图为1969年的上海公交月票

“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知道了,以前在上海乘坐公交车,每个月都有月票的,要买月票是要办一定的手续的。而如今,只要手机一挥就能完成付费了。”朱龙麟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这里陈列公交月票,从1966年开始一直到80年代,每一个月的公交月票都全部陈列出来了。其中有珍贵的错版公交月票。比如1969年8月的上海公交月票,第一版画面有错,随即改出了第二版,就造成了同一个月的月票居然有两个版本。

 此外,上海公交月票上出现广告是从1987年开始的,其中有凯歌牌家用电器的广告,这在此次收藏品中也能发现。

公交驾驶员朱龙麟从1995年就开始收藏了
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公交车票
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公交车票

“我自小爱好收藏,真正的收藏是从1995年开始。”朱龙麟告诉记者,他当时为了收藏这些物品,走遍了上海的收藏市场,在灵石路、福佑路、大木桥路、卢工邮币卡市场、文庙等处留下了他的收藏足迹。

此次展览上,展出了五十年代的上海公交车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万元相当于目前的1元,1千元相当于现在的1角,100元相当于现在的1分。”朱龙麟介绍说。

从展览上可以发现,进入七八十年代,上海市区公交车票的最低票价有3分,最高票价有1角3分。一位参观者说:“现在公交车普通票价为2元,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涨幅似乎并不是很大。"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公交预售车票
朱龙麟在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公交制服

在陈列展现场,不少闻讯前来的公交迷、老乘客在展品前驻足观看并拍照留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月票、铰接式车型都让老乘客们感叹不已。大家表示,通过了解上海公交发展历史,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从建场之初的9条线路、80辆营运车辆到如今的105条线路、1400余辆营运车辆;从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到有容乃大的巨龙车;从宽敞舒适的豪华空调车再到集各种黑科技于一身的“黑白金刚”,诞生于1948年5月21日,曾用名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第二保养场第二营业所的巴士二公司,伴随着新中国共同成长,也成为整个公交行业历史变迁的缩影。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在积极参与久事公交争创上海服务品牌过程中,运营方将以打响“绿色公交、智慧公交、品质公交”三张名片为目标,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努力打造优质公共交通服务形象。


图片:钟晖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