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晨报·周到联合上海市档案局(馆)推出“我为祖国添彩”活动。
我们以10年为节点,精心挑选了上海在每个10年中能够彰显时代特色的照片。原图为黑白底色的老照片,经过最新AI上色技术的处理,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现在就请跟随周到君,进入这7组照片串联起的时空隧道,领略上海在过往70年中经历的变迁与发展,亲身感受上海的脉搏吧。
1949年5月24日夜,解放军攻克虹桥及徐家汇火车站,由龙华附近进入市区,并在次日凌晨解放了苏州河以南的市区。
5月25日清晨,天空飘着小雨,响了一夜的枪声渐次平息,上海市民们推开家门,看到的是马路两边潮湿的水泥地上和衣抱枪而睡的成排的解放军战士。胜利的军队为了不扰民而在街头露宿,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不入民房”是陈毅对部队进城后提出的一条最基本的要求。进入市区后,解放军始终坚守着这一条纪律,连指挥所都设在弄堂里。最早进城的部队露宿了三天,最少的也有30个小时。这样纪律严明的部队受到了上海市民由衷的欢迎。
在市档案馆提供的有关这个年代的上海城市记忆中,与食品商店内场景相关的老照片占了近一半。在每一张记录此类场景的照片里,我们都能看到橱柜上摆放着的琳琅满目的食品和顾客们脸上的笑容。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1960年代初的永隆食品商店,这家曾经位于淮海路常熟路交叉路口的老店,并不像泰康食品、老大昌那样依旧为人熟知。它的位置后来被大名鼎鼎的美美百货所取代。
林阿姨在那一带长大,在她的记忆中,永隆食品商店是寄托了很多美好回忆的地方。小时候,去永隆食品商店白相是附近的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那里有苏打饼干、肉松、大白兔奶糖和花生牛轧糖,“即使不买东西,看看也开心”。
决定恢复高考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于当年9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大媒体正式公布这一消息则在10月21日,此时距离本年度的高考举行已经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也源于此,这一年的高考成为了唯一一届在冬天举行的高考,又因为具体考试时间由各省自行安排,从11月28日到12月25日,这次高考的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
上海当年的考试时间是12月11日和12日,照片中是开考当天走进考场的上海考生们,因为正值冬天,考生们都穿着棉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在1978年春天入学,下一批考生在1978年参加完高考后于秋天入学。因此,1977级和1978级的大学生都是在1982年毕业的。
静安营业部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梧桐树”。在开设证券营业厅之前,这里原本是一个理发店,柜台外的面积只有12平方米,人一多,环境就会显得格外拥挤。
交易过程中,人们先通过口头协商的方式确定股票价格,再把价格写上黑板,最后通过柜台进行交易。
当时挂牌的股票只有两只: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其中的飞乐音响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只股票,于1984年11月18日由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最初发行股票的方式是每天上午在公司大门口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钱箱和票箱。
1986年11月,原纽交所主席约翰·凡尔霖随美国证券代表团访华,邓小平送给他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当月月底,凡尔霖还专程赶赴静安营业部办理过户。
其实,当时只是通了单向的隧道,铺好钢轨和接触网后,用一列车来回跑,单程12分钟。而且控制列车间隔采用的是最原始的“电话闭塞法”,票务员手工进行卖票、撕票,但依旧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乘坐。照片中是前来观摩的小学生。
1995年4月10日,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锦江乐园站—上海火车站站)全线通车试运行。
此后,上海的地铁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18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已开通运营16条线路、413座车站,运营里程676公里,是全球范围内线路总长度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这场活动原本定在2003年6月28日举行,这一天,上海最后一名非典患者出院,预示着上海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太平桥人工湖所在的新天地商圈也和市内其他商业中心一样,迅速恢复了人气。后因天气原因,活动改期。
非典是那一年,乃至世纪之交后的最初几年,全中国人民共同的记忆。
本届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共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单日入园人数最高峰突破103万人次,在开园的184天内累计参观人数达7308.44万人次,这三项均刷新了历届世博会的历史纪录。
同时,上海世博会还在志愿者人数、投资额、园区面积等10个方面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整个世博园中最受欢迎的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世博开园第一天,中国馆就接待了3万余名游客。
让曾经亲历的你重温当年
让从未经历过的你身临其境
感受其间的温度……
你也可以在“时空隧道”
点击“上传我的老照片”↓↓↓
上传自己的黑白老照片
借助AI技术
一起“为祖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