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航空人为原型,大型原创话剧《追梦云天》回归安福路上话舞台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时间:2019-09-27 21:25

“愿我们仍是我们,英雄的心。”

作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演,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造的以中国航空人为原型的话剧《追梦云天》于今晚(9月27日)回归安福路上话舞台,献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

时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恰逢话剧在上海诞生的第112个年头。上海话剧人精益求精,以《追梦云天》这部具有时代精神、时代审美特色的话剧作品,来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本剧经专家几番指导,剧本几经修改打磨、数易其稿,终于使得故事结构更紧凑,同时还重新对人物进行梳理,让其感情更加饱满浓烈。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创作、修改、论证,《追梦云天》力争以完美的演出呈现在观众面前。

舞台上150平方高低错落的四面冰屏构成了一个既现代又科技感十足的戏剧空间。现场的观众也将见证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演员精彩诠释的这一群为着让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默默而奉献的幕后功臣们,在心灵跑道的艰难起飞,在精神天空的穿云破雾,以及自我超越的阵痛,人生抉择中的纠结,以及情感困扰的煎熬。

他们背后种种不为人知的甜酸苦辣,都在舞台上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观此剧,对祖国倍感骄傲

在上一轮演出中,主修英语言文学专业的24岁研究生蒋静怡对记者说,自己对丁尼生的诗篇耳熟能详,但在展现中国飞机制造兴衰变迁的话剧舞台上听到,这还是头一次。虽然闵行校区距离市区剧场有一段距离,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她对这部剧的投入。散场时,这位“90后”女生依依不舍地望向舞台,不断探头张望等待着是否还有再一次的谢幕。

问蒋静怡的观剧感受,她激动地说:

“这部戏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八个字融入剧中每一个人物的血液,昂扬台下每一个观众。”

对这部戏感同身受的并不只有“90后”的年轻观众,已经从事文化行业整10年的白领陈晨告诉记者,起先对中国的大飞机事业只停留在一个概况式的了解,然而在看过《追梦云天》之后,完全刷新了对中国民机制造事业的印象。

“我们这一代总以为做成一件事很简单,因为我们一出生就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理所当然享受着生活的便利,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一代代人在付出多少辛劳汗水后才能取得的。在最后一幕冰屏上流动着中国航空人们历年取得的大飞机事业成果的时候,真的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为自己的祖国由衷地感到骄傲。”

一次舞台新实验,向英雄致敬

舞台美术、视觉形象,是这出戏非常醒目的特点,已经“二刷”却越刷越有味道的萧冉说:

“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让我们观众对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物件,产生真实的联想,但又不为这种真实所累,同时又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65岁的徐丽珍也是已经“三刷”这部剧的老观众了。

“从去年底的预演,一直到今晚这部剧以新的面貌亮相回归安福路上话舞台,可以说是又经历了一次脱变,不但故事结构更紧凑,剧中各类人物的感情也更加饱满浓烈,演员的表演愈加纯熟真挚。”

86岁的颜骏旻老先生大概是今晚剧场里最年长的观众了,在女儿的搀扶下,老人坚持站着鼓掌一分多钟。经历中国民机事业起落的他,不同于被情感氛围感染、大片视效震撼的小辈们,让老先生感触最深的是剧中由张先衡饰演的,见证国家民机事业一步步起飞的老专家郑天行的一句话:

“我就不祝你们好运了,世界上总有人把我们千辛万苦努力得来的成功归结为好运,这是不公正的。我深深知道,中国两代航空人为了今天的成果付出了多少辛劳。”

而这只是这位耄耋老人回忆中国大飞机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的一个片段,当剧中所有演员在鲜红的国旗下下定决心让中国的大飞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的那一幕让老人久久不能忘怀:

“那时候的运十首飞,是多少中国人感到最激动、最荣耀的时刻。”

颜先生的女儿说,父亲从小就教育自己做一行爱一行,看过《追梦云天》,让她更加深刻体会到父亲的话:

“中国的民族复兴离不开像剧中所刻画的这一群‘平民英雄’,可亲、可近、可感,真正做到了入眼、入情、入心。”

剧里面的人物看上去有如披着坚强铠甲的勇士,却又不乏人情的暖意。

剧中,一群为让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默默奉献的飞机设计师、试飞员、工程师们的壮志雄心在蓝天;戏外,上海话剧人也用一次舞台新实验,向英雄致敬。

属于新时代的品质感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称本剧为,

“有品质的追求、有品质的情感、有品质的舞台、有品质的表演,构成了《追梦云天》这部作品所具有的原创性。”这一原创性,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一蹴而就,而是很自然地在舞台创作当中,进行了新的表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评价《追梦云天》“凸显了一个和平年代的英雄群体丰满的精神世界。”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则认为该剧,

“从真实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养料,力图理智、冷静而客观,咀嚼细磨,抽丝成茧,不矫情、不做作、不虚饰,去展现他们的情怀与担当,这是当代中国科技人的科学态度,也是当代中国戏剧人的从容创作。”

作为新时代的作品,《追梦云天》以更饱满的自信心、更自觉的意识,表现生活,表达人们内心的需要,形成一个时代的特征。


演出信息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演

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

话剧《追梦云天》


【故事梗概】

话剧《追梦云天》以飞机设计工程师唐瑛的视角,展现了飞机制造以及飞机人的心路历程,通过她研发飞机的艰苦和内心成长,刻画出制造业老中青三代人,以及设计师、工装工人、试飞员中的杰出典范在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上的家国情怀,反映了中国制造飞机的兴衰变迁和中国民航制造业的巨大变革。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出品人:张惠庆 | 总监制:田水 | 艺术总监:喻荣军 | 艺术顾问:罗怀臻、毛时安、喻荣军 | 编剧:王俭 | 导演:胡宗琪 | 舞美设计及多媒体设计:黄楷夫 | 制作人:王珏 | 作曲:石一岑 | 灯光设计:胡华庆 | 服化设计:胡晓辉 | 多媒体设计及制作:宋润洁、王梓楠 | 科学图形顾问:黄子鬯 | 技术设计:徐先根、赵明 | 音效设计:钱杰、张曦 | 音乐制作:陈一磊 | 道具设计:朱晨祺 | 文本统筹:赵媚阳 | 现场影像采集:孙一刚 | 舞台监督:罗霁忺 | 导演助理:付仲豪

演员:张 璐(饰 唐 瑛)、韩秀一(饰 许新华)、张先衡(饰 郑天行)、符 冲(饰 杜根宝)、顾鑫(饰 高子健)、郭彤彤(饰 杜晓雪)、赵海涛(饰 白永成)、郭 林(饰 刘 实) 胡薇薇、孙 伟、何 欢、杨艺苓、周 围、吕贝妮、张雪琳、夏传宇、马旌逢、吴泽天、高泽鹏、张艺腾、马京胤


演出时间:9月27日-10月1日 19:30(周一无演出,10月1日仅14:00下午场) 

演出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

※建议年龄8岁以上观众观看

※演出信息及阵容以当日剧场公告为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