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1949年5月,川沙古城回到人民怀抱,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历史的创伤早已愈合,但是川沙70年来的点点滴滴仍旧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回忆川沙70年,从发生在川沙的大事开始……
我们川沙70年——[大事记]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1878年10月1日出生的黄炎培也在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天,他正好71岁生日,刚刚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在毛主席身后。)
同一天,在千里之外的黄炎培的家乡,川沙人民也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一年10月13~17日全县首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城厢镇(今川沙新镇)召开。
1950年12月15~16日川沙县抗美援朝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城厢镇召开。
1956年3月川沙烈士墓在川沙城北首建成,当时墓内葬有为解放川沙及上海外围而牺牲的烈士343名。
1966年年底川沙动员城镇社会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参加农业生产,城厢镇第一批共有59名到新疆军垦农场工作。
1968年12月24日《文汇报》头版刊登“黄楼公社土记者”调查报告。
1983年4月1日西日本OB足球联盟访华团一行63人,到川沙体育场和川沙的元老队、少年队进行比赛,体现了当时川沙地区足球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竞技水平。
1986年8月2日黄炎培故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1月6日黄炎培故居修复竣工,陈云为故居题额。1992年5月27日对外开放。
1986年11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陪同下到川沙视察,并在新川路300号楼上题词:“争做全国出口创汇的冠军”。
1990年1月8~24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等来川沙就农村工作进行蹲点调研。在这期间的14日,朱镕基参加川沙青年“创社会新风、做四有新人”集体婚礼。照片中除了朱镕基外,前排右三为川沙县委书记孟建柱,左五为朱镕基夫人劳安。
5月30日川沙县浦东开发办公室正式挂牌,办公室设在当时的建设培训中心。
1992年城厢小学(今观澜小学)被国家教委列为“中国名校”,学校概况入编《中国名校》(小学卷)。
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在浦东大道141号正式挂牌成立,川沙县建制同时撤销,城厢镇改名“川沙镇”。
川沙几次行政变化
1997年,川沙、东城两镇合并川沙镇。
2000年5月,新区调整乡镇区划,镇域“撤三建一”,由川沙、黄楼、六团三镇合并为新的川沙镇,成为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最大的一个镇。
2005年12月31日,机场镇又与川沙镇合并成立川沙新镇。
2011年10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川沙新镇、六灶镇建制,设立新的川沙新镇。
2002年1月25日浦东新区政府公布川沙古城墙等22处文物建筑为首批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地点。截止目前,川沙新镇镇域范围内有文物保护点53处,其中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10处;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42处。
2014年2月川沙新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
2019年7月18日川沙新镇获得“中国文化百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