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拉链式潮汐车道”今日在沪闵高架正式运行 驾驶员注意每日两个变道时间


作者:荣思嘉
编辑:佟继萍
时间:2019-09-28 14:05


9月28日12点15分,一辆黄色车身的“拉链车”缓缓开上沪闵高架(漕溪立交-蒲汇塘路)开启作业——全程8分钟的隔离带“吞吐”工作,莘庄往徐家汇方向从三车道转换成了两车道。

据了解,这是本市首个“拉链式潮汐车道”,引用了拉链车后,也在沪闵高架(漕溪立交-蒲汇塘路)增设了隔离墩,增加了潮汐车道的物理隔离,避免了部分驾驶员因为不熟悉路段而开错路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潮汐车道的安全性。

同时,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员,每日12:15-12:30、22:15-22:30为可变车道变更时,为确保安全,将预留车道清空时间,届时请广大驾驶员注意交通指示进行避让

8分钟“吞吐”拉链车码放隔离墩 

9月28日12点15分,一辆黄色车身的“拉链车”从漕宝路上匝道缓缓开上沪闵高架(漕溪立交-蒲汇塘路),此时的莘庄往徐家汇方向为三车道,徐家汇往莘庄方向为两车道,两个方向之间设有黄色的隔离墩。

“拉链车”开上高架后,沿莘庄往徐家汇方向出发,车身左前方的“吸纳”设备将隔离墩“吸”进,然后从右后方的“吐出”设备中将隔离墩“吐”出,并整齐地码放在隔离线上,全程约8分钟的作业时间。

等到“拉链车”从蒲汇塘路驶出沪闵高架,沿莘庄往徐家汇方向就从三车道变成了两车道,再等待几分钟的缓冲时间,12点30分,龙门架上的交通指示标也随之变化,完成整个潮汐车道变向流程。

据了解,潮汐车道作业“拉链车”为常规大客车改装车辆,车长约9米、宽约3.65米,运行速度在5-10km/h,可作业运行3.25-3.5米宽的机动车道。按“拉链车”正常作业速度测算,沪闵高架(漕溪立交-蒲汇塘路)段作业时间约为10分钟。

潮汐车道增加硬隔离加大安全性

沪闵高架(漕溪立交-蒲汇塘路)段全长515米,现状为双向5车道,中间车道为可变车道。根据道路流量实际情况,每天早高峰时段,莘庄往徐家汇方向车流量明显更大,晚高峰时段则反之。因此,该路段设置,12:30-22:15徐家汇往莘庄方向3车道,莘庄往徐家汇方向2车道;22:30-次日12:15徐家汇往莘庄方向2车道,莘庄往徐家汇方向3车道。

原本潮汐车道的变向,全都依靠龙门架上的交通标识和地面标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有可能会走错车道,但是增加隔离墩隔离之后,这个安全隐患就能很好的杜绝了。”交警总队路政处徐警官介绍。

为了更好地保障道路运行的畅通,“拉链车”的作业时间选在每日中午和深夜,车流量相对较少的时段,即每日12:15-12:30、22:15-22:30为可变车道变更时,届时,为确保安全,会预留车道清空时间,驾驶员朋友要留意交通指示注意避让。

公安交警部门也将会同市道路运输局等相关部门持续关注沪闵高架(漕溪立交-蒲汇塘路)“拉链式潮汐车道”设置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作业机制,不断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视频:荣思嘉
图片:荣思嘉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