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园里又诞生大熊猫宝宝,众萌宝一起邀你度国庆


作者:郁文艳
编辑:郁文艳
时间:2019-09-28 15:31

近期,上海野生动物园佳音不断:大熊猫“思雪”又添了个“大胖儿子”;刚过双满月的河马宝宝国庆正式和游客见面;“灵猴天地”里的“猴二代”们也早已迫不及待邀你国庆节和它们会面。

大熊猫“思雪”在上海喜迎“二胎”

2019年9月13日09:08,大熊猫“思雪”在野生动物园又顺利诞下了一只雄性大熊猫幼崽。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幼崽2日龄称得体重为198克,也算是个“大胖小子”。目前,这头幼崽已有16日龄,各项生长指标良好。

大熊猫“思雪”是一头性格温顺且经验丰富的母猫,对小崽的照顾无微不至,而大熊猫保育员们也24小时不停歇轮流值守,呵护着“思雪”妈妈,做好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母仔的安全、健康成长。

这是今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出生的第一只大熊猫宝宝。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园方将这一喜讯和众人分享,在祝福母子的同时,也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更希望大熊猫“队伍”在上海不断壮大,为保护与宣传大熊猫、展示中国濒危物种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传播大熊猫文化与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搭建桥梁。

2017年10月4日,“思雪”在野生动物园诞下了如今红遍大熊猫界的“叉腰熊”“雪宝”,“雪宝”出生时正值中秋节,这次9月13日也是中秋节,这两“兄弟”真是“缘,妙不可言”。

近年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的大力指导支持下,野生动物园在大熊猫低海拔地区繁育研究领域成果喜人,连续四年有大熊猫幼崽在此诞生。

丑萌界第一要属“河马宝宝”

7月8日,河马“莎莎”顺利诞下了一头雄性河马宝宝。这次“莎莎”显示出了特别好的母性,从河马宝宝诞生那刻起,24小时和宝宝形影不离。就连宝宝最初的体重,也是动物保育员通过肉眼观察预估所得,约在25千克。现在宝宝已过了双满月,在“莎莎”妈妈和保育员们的精心照顾下,河马宝宝的体重已增至75千克,各项成长指标良好,长得特别圆润。经过动物保育员们的综合评估后,决定让让母子到户外运动场来活动,多多晒晒太阳,充分补钙。因此,“十一”黄金周起,游客们就可以来河马馆看到这对母子或在水中或在岸上一起嬉戏的温馨场面。

动物保育员也温馨提示市民游客,河马宝宝刚过完双满月,所以来看望它们母子时请务必保持安静,拍照时请不要使用闪光灯。另外,河马宝宝处于幼儿期,到了下午就要同妈妈回房睡觉休息。所以游客们只能在上午才可以看到母子一起互动的场景。

河马“莎莎”是园区内科普行为展示的明星之一,经常和动物保育员一起完成刷牙、吃草等科普行为展示。如今“莎莎”多了个“小尾巴”,每当“莎莎”和保育员一起在“宣传”河马的行为科普知识时,一旁的河马宝宝就会侧着肉嘟嘟的小脑袋看着“妈妈”,有时还会在一旁偷偷“学习”,学着妈妈的样子装模作样地吃点儿嫩草,一副“丑萌”的模样。

为了让河马“莎莎”更好地哺育河马宝宝,动物保育员们对“莎莎”饮食也做了合理调整,除了每天给予200斤鲜草以外,还特别加入了30斤的果蔬,并在果蔬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十一黄金周期间,去野生动物园除了看河马宝宝以外,去“灵猴天地”看看六月龄的黑掌蜘蛛猴宝宝、棉冠狨宝宝以及五月龄的阿拉伯狒狒宝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去趟小动物乐园绝对是必打卡处,这里聚集了众多的“萌宠”:小狮子、小老虎、小白虎、耳廓狐、细尾獴、小食蚁兽、吸蜜鹦鹉、美洲红鹮……

国庆期间,野生动物园又推出了多项动物科普行为展示,如:双角犀鸟、金刚鹦鹉科普大讲堂,以犀鸟、鹦鹉高空飞翔来展示鸟类的自然行为。黑猩猩行为展示,以黑猩猩和保育员之间的互动配合,展示黑猩猩聪明可爱的一面。

图片:野生动物园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