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交通设施建设有重大收获——S7公路一期工程(S20-月罗公路)正式建成通车。
据工程设计方上海市政总院披露,S7公路远期规划与崇明越江西线连接,接江苏省境内的沿江高速二期,构建上海的沿江沿海高速网,形成与长三角联系的多通道布局,为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构建一体化集疏运体系,服务长三角发挥重要作用。
S7公路是上海高速公路网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射线,一期工程是S7公路的起始段,起点位于S20外环高速西北转弯处,终点位于月罗公路北侧,全长约8.75公里,双向6车道,以高架桥梁为主,全线设互通立交2处,设菱形立交2处。
今天通车的S7公路一期工程为上海北部地区新增一条进入市区的快速通道,有益于缓解沪太路交通压力,大大改善宝山顾村、罗店大型居住社区出行条件。它还将支撑市郊新城发展,为完善上海北部高快速路网,以及开展S7公路全线建设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S7公路是上海市重点工程项目,也是上海市交通建设装配式技术试点项目,是国内应用预制拼装技术最全面的一个样板工程。除了承台和桥面铺装外,所有的桥梁构件,均采用预制拼装技术进行施工,预制装配率达到95%,填补了超宽盖梁、桥台、地面小桥、箱涵等领域预制拼装技术的空白。
S7建设者创造了八大国内“首次”:
首次在工程中大规模全面采用高墩立柱分节段预制拼装技术;
首次在盖梁中全面采用高挡块构造和深埋锚工艺;
首次在宽桥盖梁中采用节段悬臂拼装技术,独创牛腿式垂直拼缝,利用工具梁架设超大型门式墩盖梁,降低了无支撑垂直拼缝的施工难度和风险;
首次在桥台中采用预制拼装技术,预制桥台台帽与桩基之间采用插槽式连接,解决了桩基定位精度不易控制与预制拼装构件精度要求高的矛盾;
首次将新型组合钢板梁结构在上海的高架桥梁中推广应用;
首次在地面小桥中全面采用预制拼装技术;
首次在防撞护栏的预制拼装中应用UHPC连接技术;
首次在箱涵结构中采用竖向分段预制拼装技术,方便运输和施工。
S7公路建设时, 高比重的预制装配率使工程现场施工工作量减少90%,施工速度提高7倍以上,真正做到现场无支架施工,极大地节约成本和时间、降低对现场交通的影响,保障施工安全、造就绿色工地。国内首个分段盖梁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