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去过崇明农家,品尝过农家灶头上烧出来的特香的米饭?如果有,你可能会注意到:崇明农家灶头上都有一幅幅画,主题有花、鸟、鱼、财神等。告诉你,这些灶头上的画作,叫做“灶花”,如今已被列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由上海崇明灶文化研究会主办,向化镇文广站、崇明灶文化博物馆承办的“礼赞70载 花开瀛洲美”第十四届南江风韵杯崇明灶花艺术节开幕,带你走进灶花艺术。
早年,崇明灶头上的灶花多是泥瓦匠在砌完灶头之后用锅底灰和水调制成墨汁绘制而成。当然,现在已经改用墨汁,还添加了彩色颜料。可别小看这些泥瓦匠,由于熟能生巧,加上一些人的天赋,他们绘制的财神、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而是都是不打草稿,现场绘制。也别小看灶花,它的绘制大有讲究。要趁灶头刚砌好,泥灰未干之时迅速绘制完成,待灶头启用后,灶花被烘烤干,几十年不褪色。灶花的图案则体现了时代特征。比如,建国初期,普遍用旭日东升、劳动最光荣、学大寨等图案,如今生态岛建设,年年有余之类的灶花反映了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及更上一个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崇明向化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镇,自清乾隆年间建镇以来,已有270多年历史,拥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享有“灶花之乡”的美誉,全国首家崇明灶文化博物馆就位于此,每年举办“南江风韵杯”崇明灶花艺术节。随着灶花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灶花到向化”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所知。
今天灶花艺术节开幕式外场展出了向化镇市级非遗传承人黄汉生的灶花作品,这些作品以“乡村振兴”为创作主题,其中一幅《向化老街》长卷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向化的镇容镇貌和民俗民风,吸引了众多观展者。另一边,由书法名家挥墨的庆灶花诗词书法展示,令本次活动更添人文风采。
今天,崇明灶花艺术节的“小灶仙”IP形象也首次正式发布。“小灶仙”以“灶王爷”为创作原型,寓意平安和美好祝福,是向化镇引领文化旅游新风尚,提升向化旅游文化性、主题性、互动性的创意之举。
南江风韵杯灶花艺术节”已举办14届,成为崇明森林文化旅游节的品牌节庆活动。本届艺术节活动不仅和灶文化紧密结合,还融入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分为“万人瞩目看灶花”“灶头间里话沧桑”“热气氤氲米花香”“万紫千红赏灶花”“群众文艺颂灶花”5个板块,将一直持续至10月30日结束。其中,“万人瞩目看灶花”是以“灶”为主题的灶文化博物馆图片展,将在崇明区文化馆、各乡镇集中展出,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