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院长们集体把脉长三角医院!连心、联手,呼吁长三角医疗信息尽快互通


作者:陈里予
编辑:陈里予
时间:2019-10-20 17:08

本周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等承办的第7届中国医院发展与管理国际会议上,长三角医院高峰论坛颇受关注!

长三角健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逐步迈入2.0时代,上海瑞金、仁济等三甲医院已经扩大长三角朋友圈,在无锡、宁波等地逐步布局长三角新医院,开出分院。

多家医院负责人呼吁,长三角医疗一体化需要“连心、连体、连网、连手”,希望长三角医疗信息尽快互联互通。 

从“输血”到“造血”

和上海相距近300公里,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在浙江舟山打造的瑞金医院舟山分院上个月月底露面一年,并交出一张闪亮成绩单:这一年,800余名舟山分院医护人员为13万人次门诊患者、3000余名住院患者、1500余名手术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瑞金医院已在“长三角城市”开张两家分院。今年3月,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露面。除此以外,瑞金医院还以多种形式与桐庐医联体合作进行技术支持。

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在长三角医院高峰论坛上透露,在长三角合作的两家医院都是希望成为当地医疗中心。瑞金医院努力将这两家医院与总院同质化的目标建设,把瑞金医院的服务理念、文化、技术、品牌输出给分院。从“输血”到“造血”,瑞金医院专家另一个任务就是带动一批当地的医生技术力量提高,循序渐进医疗技术,让长三角居民逐渐享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南通也在布局,预计两年后露面

从上海出发,跨过杭州湾大桥,行车2个半小时,就到了杭州湾新区。过去不少居住在杭州湾新区的居民和周边余姚、慈溪、宁波市区的市民喜欢到上海就医。而从去年12月26日开始,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多个科室的专家每周都会出现在杭州湾新区。

仁济医院宁波医院是仁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和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合力打造的医院。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介绍,目前,这家医院开了32个科室,有60、70万的门诊量,并稳步在提升。除了杭州湾新区,仁济医院在南通也在布局一家长三角医院,目前还在建设,预计两年后露面。 

   

仁济医院的长三角医院将突出特色,以12个临床重点专科为代表,选择比较成熟的技术搞专科联盟,李卫平透露,“我们初步考虑在这两家医院准备建一个血透的,完全按照上海质控的标准。” 

医保异地结算将更优化流程

走出上海,布局长三角高质量医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

长三角医院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透露,长三角医疗一体化依然面临人才培养标准对接、卫生政策对接等诸多问题。

上海市卫健委张浩副主任透露,要保证长三角医疗卫生行业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法治环境的保障,其中法治监管医疗综合监管不可或缺。相关部门已经在谋划长三角地区建立联合执法行动,联合监督人员的培训机制,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包括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规范体系。

上海市医保局副局长曹俊山指出,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等紧密合作,推动长三角医保异地结算落地落地。从门诊的结算情况分析,长三角门诊医保结算人次稳步上升。下一步,长三角医保异地结算上,将更优化流程、方便就医。特别是在示范区里探索更深层次医保一体化的发展。

建议用更创新方式打造长三角医院

能不能用一种更为创新的方式来打造长三角医院?

李卫平建议,可以把瑞金、华山、中山,上海市优势学科整合起来,也不排除把浙江江苏等地优势专科整合在一起。

瞿介明对长三角医疗一体化也有自己的憧憬:“未来真正的做到不是单从上海到江苏、安徽、浙江,兄弟省市好的专科同样也可以在长三角里面有共享、合作,有资源进一步充分的协同。”大会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表示,当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对医院发展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互联网+医疗”对医药健康领域的格局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值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及长三角医疗一体化逐步迈入2.0时代的契机,相信本次会议必将是一场学术盛宴,相信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必将在时代发展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图片:交大医学院、视觉中国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