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三大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家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联合倡议》,对演员“抢番位”“争待遇”等“攀比之风”说“不”(详情请戳:明星别再撕番位!三大视频网站六大影视公司联合倡议“反对虚荣攀比”)
那么,“抢番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番位”其实是从日本舶来的概念,日本电影或电视剧中一般只有一个主角,名为“一番”;如果共同出演的演员与“一番”地位相当则会被标注为“特别出演”。而这个概念进入内地演艺圈后,“番位”演变成了演员出现在作品和宣传物料中的排位顺序、位置大小等;抢“一番”则成为大多数人气明星的追求。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一次“番位之争”,当属电影《小小的愿望》。
演员彭昱畅的工作室发声明,指出彭昱畅和片方签约时约定“署名出现于该片片头/片尾及相关宣传品和宣传物上,署名顺序为所有演员排位第一位”,即为“一番”,但片方在宣传时却模糊了演员排序,宣布与片方解除合约。
随后片方声明中才解释称,当初签订的合同彭昱畅、王大陆两位演员都是“男一”。
在人气明星主演的电视剧作品中,这样的“番位之争”更多——
吴亦凡、杨紫被传合作《簪中录》,但粉丝却吵得不可开交:到底谁是一番?
赵丽颖和王一博的《有匪》,开拍前也有过番位争议;
迪丽热巴和黄景瑜的《爱情高级定制》,片方公布的片花都没带演员名字……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几年前的《微微一笑很倾城》,至今还有粉丝为“杨洋和郑爽谁是一番”而争执不休。
为了免于口水战,如今行业上下对待“番位”的态度都格外小心翼翼——
电视剧《山海经之上古密约》将吴磊、宋祖儿列为“领衔主演”,另一位人气明星王俊凯则被标注为“特邀出演”;
回溯国内番位之争,源头可能要从2008年的《画皮》当中。当时,影片片头片尾一致,甄子丹位列首位,但“为何一番是甄子丹”的讨论至今依然不休。
2012年的《画皮2》,故事变成了周迅赵薇,粉丝们则从宣传海报开始就吵得不可开交。海报上谁大谁小、谁在左边谁在右边,都成了“一番”的证据。
2015年,《老炮儿》中的吴亦凡和李易峰,《老九门》的张艺兴和陈伟霆,也都曾排位问题让片方好不头疼。
等到了2016年的电影《盗墓笔记》,鹿晗和井柏然的番位之争更是闹得人尽皆知——当时井柏然扮演的张起灵是原著中的主角,鹿晗扮演的吴邪却在宣传时被写到了前面。为此,两大经纪团队都发声明彼此指责。
2016年的《武动乾坤》,张天爱签约时甚至没有注明角色,而是直接指定“饰演女一号”。
而今年以来,番位之争更是连篇累牍——
电视剧《幕后之王》,公布招商海报时罗晋在周冬雨前面,官宣海报时周冬雨又排在了罗晋前面。面对粉丝争议,剧方官博直接清空了微博。
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番位之争,让佟丽娅不得不辞演。
当然,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很多时候“争番位”只是为了满足粉丝的虚荣心,并不是所有明星在合作过程中都会为排名争得你死我活。而更多明星也曾对外表态,对番位并不在意。毕竟,番位先后并不能作为评判演员真实水平的标准。真的想要争番位,不如先把自己的演技锻炼好,扛起票房、收视率和评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