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吉祥物“鹿呦呦”取材自上海博物馆藏品——玉鹿。鹿与禄同音,古时候人们以鹿的形象寓意禄,代表一种吉祥之兆,玉鹿在玉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选取玉鹿的意思,一是代表吉祥,二是以小鹿的形象更具有亲和力,三圆圆的脑袋代表着上海及上海博物馆包容万物的特征。
设计说明
吉祥物“鼎儿”以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大克鼎(西周)为原型设计。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时期所铸的青铜重器,上面记载了周天子对贵族“克”的册命辞,字体圆润古拙,又不失劲健,无论是布局书写还是铸造效果都十分精美。“鼎儿”的外形有点类似于中国传统神兽,其衣服(花纹)也是根据大克鼎上的一些文字图案设计的。一对长长的耳朵、三只“小短腿”外加圆圆的大眼睛,显得十分可爱。
设计说明
吉祥物以龙为创意原型,取名为“龙娃”,融入回形纹、传统文化元素,象征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寓意上海博物馆馆藏丰富,主体色彩采用古铜色,突出博物馆的主题。吉祥物整体造型简洁,非常富有亲和力,适宜平面印刷、卡通人偶、毛绒玩具等各类衍生产品开发与制作。
设计说明
吉祥物以商父乙觥为原型,头生龙角臀有龙尾,头戴上海博物馆为原型的帽冠,身着汉服,脚穿履,由天地灵气幻化而来的小精灵,性格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博古通今,睿智勇敢,执着乐观,在博物馆负责讲解和接待工作。
设计说明
吉祥物“海博娃”设计灵感来自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大克鼎”,体现上海博物馆的主题特色;卡通图案设计运用青铜纹饰,代表中国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卡通形象是中国娃娃形象,阳光快乐,萌动可爱,展现亲和力;吉祥物脚上水纹代表上海海派地域特色;卡通名称设计为海博娃,呼应上海博物馆主题名称。
设计说明
鼎乃容器,用鼎的形象来代表上海博物馆丰富包罗万象、美不胜收的珍贵馆藏非常适合,也符合上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质。吉祥物“上小博”源自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大克鼎,造型既古朴又充满现代气息。鼎宝宝聪明睿智、活泼可爱,热情好客。鼎宝宝——上小博的取名源自“上博”二字,朗朗上口,亲切易记。
设计说明
吉祥物“嗨嗨”以大克鼎为原型进行创意设计,头部的传统纹饰寓意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张开的臂膀喜迎八方来客,竖起的大拇指为上海博物馆点赞。青铜色的主色古朴大方,极具特色。整个吉祥物造型简洁,色彩鲜明,便于后期制作与开发。
设计说明
吉祥物“博宝”以鼎为设计原型,生动诠释出上海博物馆的特色内涵和精神风貌。整体构思比较新颖,容易被大众接受,结构极具有周边制作的延展性,为后期宣传制作提供更多可能。
设计说明
吉祥物“阿拉XU”,“阿拉”源于上海吴语(我们)的意思,“盨”源于上海博物馆藏晋侯对盨,是中国周代的青铜食器兼礼器,用来盛放谷物饭食。阿拉XU是一名骨灰级吃货!最爱的食物是面食,特别是烧卖和灌汤包。喜欢搜集各种好看好玩好吃的东西,给朋友们种草!专制各种真香怪!它热情好客,性格开朗,是个自来熟。和谁都可以马上打好关系。阿拉XU因为肚子太大,行动有些迟钝,近期正在考虑减肥。目标是帮助上海博物馆发展为宇宙级博物馆,吸引更多年轻人。
设计说明
“海小宝”是以上海博物馆的“建筑外观造型”结合镇馆之宝“大克鼎”为设计基础进行的Q版拟人设计,整合了“鼎纹符号、回纹图案、青铜绿、海洋蓝、天圆地方、微笑欢迎”等视觉元素,围绕上海地域和上海博物馆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上海博物馆自身特点,生动体现上海人文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吉祥物整体传统与时尚现代巧妙结合,形象简洁、色彩鲜明,设计保障了以后的毛绒玩具等的制作效果。
周到君了解到,网络评选投票时间为即日起至11月15日24:00截止,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通过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其官网参与投票哦。网络评选期结束后,活动组委会将进行作品的终选评比,届时会综合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的意见,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与优秀奖,并面向社会公布。
小伙伴们再跟着周到君看看一些有趣的博物馆吉祥物吧,说不定你就会收获些许灵感,帮上海博物馆选出钟爱的吉祥物哦~
■故宫博物院
故宫吉祥物“壮壮”“美美”于2014年推出。当年亮相时,还曾引发网友大讨论,大家对于这对吉祥物有褒有贬。这对吉祥物形象源自中国传统的吉祥龙凤,“壮壮”是一只金黄色的龙,“美美”则是一只白肤蓝羽、身穿黑黄色调凤袍的凤凰。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吉祥物“唐美丽”,是个可爱的陶俑形象。其以唐三彩女立俑为原型,仪态举止端庄大方,红色圆点的嘴巴、粉红色圆形的脸蛋、褐色圆形的头饰等给人热情、可爱的印象,故得名“唐美丽”。她的“自我介绍”是:来自大唐长安,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在朝为官,生性豪放,寄情山水,幼时随父亲游历了大唐的万里河山,爱男装,爱马球,也爱葡萄酒。
■西安碑林博物馆
吉祥物名为“西西”,TA的原型是神话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赑屃(bì xì),人们常见到有些石碑下面有一只乌龟,这就是赑屃。因为赑屃与碑林博物馆的形象比较符合,所以就被选定为吉祥物,且取“屃”的谐音命名为“西西”。
“西西”的自我介绍是:“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着石碑,我是龙的儿子赑屃,我是守护者,也是见证者。”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曾推出一款吉祥物“蜀娃”。该形象借鉴三星堆青铜器纵目面具、兽面具等设计而成,是一个凸目巨耳、红衣绿裤的蜀娃形象。但这一形象推出时,很多网友表示不满意。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这只神情很尬的老虎就是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吉祥物“虎形 琳之丞”,乍一看真是一点虎威也没有。它的原型出自日本江户时代绘画大师尾形光琳名作、在博物馆内展出的知名馆藏品《竹虎图》。
《竹虎图》中的老虎衍变成这般模样,不得不叹服设计者的脑洞,但又莫名觉得很神似。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的吉祥物,一个是以博物馆展品——一对男女人物陶俑为原型,丑萌丑萌的;另一个则以鹅掌楸树叶为原型,是很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只叫做William的蓝色彩陶小河马,被认为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非正式吉祥物,深受粉丝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