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的银杏已开始有些泛黄,但真正金黄一片通常要等到11月中旬冷空气来临以后。在叶片变色之前,银杏雌树上会挂满银杏果,也称白果。这白果可是好东西,也便引来了“懂经”的市民捡拾,甚至用竹竿去敲打树枝让白果掉落方便捡拾。绿化部门多次表示,公园绿地里及作为行道树的银杏是按照观赏树种的栽培养护要求来进行管理的,会喷洒药水,市民游客切莫采摘食用。
每到九十月份银杏果成熟的季节,总会有“懂经”的市民游客在公园绿地捡拾银杏果,有的还会自带竹竿敲打树枝,好让果子掉落下来。日前,周到君就在静安大宁郁金香公园看到了游客捡拾银杏果的一幕。
从公园广中西路大门进去,就能看到花坛里种着银杏树,只见3名中年游客拿着塑料袋,正弯腰捡拾掉落在花坛里东西。周到君仔细一看,原来他们在捡拾银杏果,已经捡了半袋子。由于花坛里种着其他植物,捡拾这些果子其实并不方便,可这几名游客还是“执着”地捡着。
这个季节,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公园都有。一些公园工作人员说,由于银杏树比较高大,个别住在公园附近的游客还会自带竹竿去敲打树枝,好让果子掉下来,方便捡拾。
居住小区里也常有居民捡拾银杏果。在宝山一小区,每到9月份,几棵银杏树上的果子刚转黄,就有居民来采摘果子,“这银杏果可是好东西,回去洗洗晒晒,剥出里面的白果烧来吃。”除了银杏果,银杏叶也有“需求”。秋风吹起,银杏叶自然飘落,但一位居民嫌叶子太少,竟去摇树干。她说,“女儿刚生产,在他们老家,银杏叶煮给产妇吃,活血化瘀。”
除了公园绿地和小区里的银杏,申城马路边也有银杏栽培,比如四平路、人民大道等。四平路等处的银杏果也曾有市民去敲打、捡拾。■宝山一小区的银杏,每年都有居民捡拾银杏果。
对于捡拾公园绿地和路边行道树上银杏果的行为,绿化部门提醒说,这些地方的银杏作为观赏树来栽培,按照观赏树的栽培养护要求进行管理,会喷洒药水,建议市民不要采摘,以免食用后中毒。
此外,行道树的立地条件较为恶劣,每天“吸入”大量机动车尾气,其结出的果实也就未必能满足食用条件。
据悉,在崇明等地也有专门种植银杏的苗圃。位于崇明的一片银杏林是通过国家GAP认证的药材种植林,还开发出了银杏面膜。
■公园里的银杏和食用银杏其养护标准不尽相同。结果的为银杏雌树。
银杏是一种孑遗树种。化石证据表明,在近两亿年前的侏罗纪这一类植物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在接下来的几千万年时间里,银杏遍布了整个劳亚古陆(包括今天的亚洲大部、欧洲和北美洲)。然而,当被子植物兴起之后,银杏走上了衰败之路。到五百万年前的上新世,银杏在北半球大部分地方绝迹,只在中国还有分布。此后,人类出手拯救银杏,使得它存活至今。
如今,银杏因其叶形优雅,让人喜爱;因其果实美味,被人重视,并因其长寿而受人尊敬。在上海的古树名木中,不少是银杏。其中最年长的银杏位于嘉定,已有1200多岁。
银杏的“果实”实则为种子。银杏为裸子植物,顾名思义种子是裸露的,没有真正的果皮包被,算不上真正的果实。比较奇葩的是,银杏的种皮有三层,外层的黄色肉质种皮在成熟后会散发出恶臭,中间白色坚硬的中种皮类似被子植物的果核,最内层的紧贴种仁的红褐色膜才是内种皮。
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说明银杏果在治疗咳嗽、哮喘、遗精遗尿、白带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银杏叶片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主治瘀血阻络所致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购买的是可食用的银杏果,也不能多食,否则也可能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