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学记团 | 音乐开启心灵,这群自闭症儿童让你我刮目相看


作者:晨报学记团
编辑:张骞
时间:2019-10-26 21:59
他们生活不能自理,他们不与人交流,
这是我们对自闭症患儿的定义与认识。
但即便现实如此残酷,
依然有人在积极努力,
让自闭症患儿能够与我们靠近,
哪怕是一点点、一点点。
2008年6月1日,在上海慈善基金会的全力支持下,上海曹鹏音乐中心创建了“天使知音沙龙”新型的服务模式,主张让自闭症儿童感受音乐魅力、参与群体活动,继而走上舞台参与演出,为自闭症儿童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
11年的坚持,音乐在这些孩子身上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
在10月13日2019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上,一群来自“天使知音沙龙”的自闭症患儿为来访者制作一杯杯“有爱”咖啡,演出一曲曲乐舞,颠覆了包括晨报小记者在内的所有来访者对自闭症患儿的想象。
采访结束后的小记者写道:关爱所到处,青春恰自来!

与音乐共舞,与心灵对话

晨报小记者  俞悦尔
(桃李园实验学校  六年级)

浅蓝色的宽大背景墙上,俏皮的星星在闪烁;轻柔欢快的爵士乐声里,一群头戴宝蓝色礼帽、身穿棕色格子背心的大男孩在跳舞。他们动作整齐,脸上笑容温暖。
这一幕发生在2019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时间是10月13日上午,正在进行的是一项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活动。它有一个好听而动人的名字——“音乐开启心灵”。台上演出的孩子患有自闭症,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也是可爱的天使。晨报学记团小记者参加并采访了此次活动。 
平日里,我曾在广播中听到过这么一句话:音乐,可以把自闭症孩子的心灵打开。当天的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力量。你瞧,这些孩子自信地站在舞台上,认真吹响自己手中的乐器,他们演奏了一首又一首,赢得观众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首《打靶归来》,在小号等吹奏乐器的合作下,整首曲子旋律嘹亮激昂,令人振奋。演奏至最激动人心处时,几位小演奏家还一同挥舞手臂,大声喊出“1-2-3——4”的响亮口号。
他们不仅会演奏,还会听乐曲跳舞,韵律感和节奏感很强。沉浸于音乐里,他们愉悦而开心,用精彩的演奏和美好的舞姿向观众传递发自内心的快乐。
当他们走下台时,有孩子拥抱了主持人并道谢。我不免想起著名指挥家曹鹏爷爷说过的一句话:“这些孩子在台上拥抱我,我就觉得是全人类在拥抱我。”他说的孩子正是这群星星的孩子。
当天参加演出的孩子来自“天使知音沙龙”。这是由上海曹鹏音乐中心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开拓的一个慈善服务项目,旨在让自闭症患儿在音乐熏陶中建立起与外界交流的途径,学习打开自己心灵的另一扇窗户。孩子们在沙龙学习唱歌、跳舞、乐器演奏,参与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多达百场的演出。耄耋之年的曹爷爷坚持亲自指挥,还曾带领沙龙的孩子参加了爱丁堡艺术节、阿伯丁青年艺术节等演出。
活动结束后,我采访到沙龙创始人、曹爷爷的大女儿曹小夏老师。她告诉我,之所以取名“天使知音沙龙”,是因为自闭症孩子就是天使,而“知音”的意思就是想用音乐来改变他们,帮助他们。如何用音乐开启这些孩子的心扉呢?曹小夏老师说,一般是先让他们听音乐,这得要花上一两年时间,然后让他们跟着音乐打打小乐器,再之后通过慢慢“打开”他们的耳朵,让他们学习弹奏,学习与别人进行交流。曹老师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人,甚至是孩子,可以加入到他们的志愿者行列。
快离开时,我注意到留言墙上有这样一句话:“谢谢你们用心弹奏的音乐和专心冲调的咖啡!祝福你们在一个有爱、喜乐和平安的环境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多么朴实而温暖的语言啊!
是,有爱有音乐,星星的孩子们一定会不再孤独,一定会美丽绽放!
记者点评:用一个画面开头,然后非常自然地过渡到第二段,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再接着回到舞台上,用更加细致的笔触进行现场描写,进而再过度到背景的介绍和记者采访,这样的文章结构逻辑清晰,非常值得小记者们学习。

“星星的孩子”不孤单

晨报小记者  金伊涵
(徐汇区华泾小学  五年级)

“宝贝,你把自己关进房间,留给爸爸妈妈一片阴天。你吝惜每一名简单的语言,喊一声妈妈真的太难。妈妈要怎样做,才能走进你的世界?”这是一位自闭症患儿的妈妈的心声。
在参加“关爱自闭症”活动前,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自闭症儿童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不能自理,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与外界交流,被称作“星星的孩子”。
可是当我来到活动现场,发现眼前的这几个“星星的孩子”并不像网络上说的那样。这里有一间特殊的咖啡馆——“有爱咖啡”,它是自闭症患儿的社会实践基地。我的妈妈平时并不爱喝咖啡,但是为了献一片爱心,我们点了一杯拿铁。只见小哥哥熟练地在咖啡机前操作着, 放咖啡豆,倒牛奶,按按钮,盖上杯盖,最后小心翼翼地递给我,并对我说“小心烫”。这波操作和外面的服务员没什么区别啊。反而是我,腼腆地拿着咖啡转身就走了,竟然忘了之前准备的采访问题了。
在之后的爱心捐赠仪式上,我才知道原来社会上有这么多爱心人士在关心自闭症儿童,是他们长时间的付出,才让这些“星星的孩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他们献出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爱心与陪伴,是用心与坚持。
在“有爱咖啡”,做咖啡的小哥哥不小心洒出了点咖啡烫到了手,在边上帮忙的爱心奶奶赶紧上前把哥哥的手拉进水池里冲冷水,那焦急的眼神甚至超过了亲生妈妈对儿子的关爱;乐器歌舞表演前,我在候场处听见几个爱心妈妈指着手上的帽子说:“这两顶可是正宗从新疆带来的,因为孩子们有个‘掀起你的盖头来’要表演,我去旅游时就给买了回来。”上台发言的爱心人士里,我还认出了一个熟悉的人,那是一年多前我参加的另一个小记者活动“探访浦东新区辅读学校”的王校长,她也在关心着“星星的孩子”……
活动结束后,我用自己的零用钱选了一个“星星”们绘制的包袋,这个包将是我所有包里最特别、最有意义的一个。
记者点评:本文展现了一位“资深小记者”的水准:当小哥哥把咖啡洒到自己手上时,爱心奶奶“赶紧上前把哥哥的手拉进水池里冲冷水,那焦急的眼神甚至超过了亲生妈妈对儿子的关爱”;舞台候场处,爱心妈妈们交流着表演道具是在新疆旅游时带回的,说明她们时刻惦念着这群孩子——小记者看得、听得多仔细啊!正是这些“幕后”的细节,让文章丰满起来,让感人的力量升腾起来。

关爱所到处,青春恰自来

晨报小记者  缪沁轩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四年级)
“我们多想,读懂你的眼睛,我们盼望,走进你的心灵……”清晨起来,从我的电话手表里飘来一首优美的叫早歌曲。仔细一看,原来是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歌曲。真巧,今天作为新闻晨报的小记者,我正要去参加一个关爱自闭症患者的爱心公益活动。
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终于来到了“天使知音沙龙”的小剧场,旁边还有一个温馨的迷你咖啡馆,只见几个忙碌的身影正镇定自若地制作着咖啡呢!原来他们就是今天的主角——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
终于轮到我点咖啡了,我对其中一位哥哥说:“我想要一杯拿铁,谢谢!”“好的,请您稍等。”他应答道,然后有条不紊地操作起来。我不禁疑惑起来,不是自闭症儿童都不太善于沟通吗?正当我迷惑不解时,一杯热呼呼的咖啡已经送到我手中。
妈妈细细地品尝了一口,微笑着赞叹道:“这味道真不错!”等咖啡师们忙完后,老师叫来一位哥哥过来跟我们聊一聊。他叫刘际元,今年28岁,已经学了两年咖啡制作,今后的梦想是当一名真正的咖啡师。看着他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真为他感到骄傲。
正交谈着,舞台那边传来主持人清脆响亮的声音:“有请星星的孩子们上场!”刚才还是咖啡师打扮的他们,一眨眼已经变成了风度翩翩的爵士舞者了。他们一个个穿着笔挺的黑马夹,头戴蓝色的礼帽,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神情,随着音乐整齐地跳起了欢快的爵士舞。现场的观众们掌声雷动,也跟着他们打起节拍来。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他们在舞台上越来越自如,越发绽放出青春的光彩。据主持人说,他们都还上过国家大剧院表演呢!
这么一群特殊的孩子们究竟是如何变得如此优秀的呢?“天使知音沙龙”的创始人曹小夏女士告诉我们,沙龙起初为一些自闭症患儿演奏交响乐,后来发现孩子们很有音乐天赋,就决定教他们。虽然教他们学习要比教正常孩子付出更多,但是通过不懈努力,沙龙里的孩子们一天比一天进步,从不听指令到能随着音乐节奏开始和停止;从拒绝肢体接触到可以手拉手登台演出;从围困在自己的小世界到能够与其他伙伴协作完成一首首乐曲……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关爱中,每一颗星星都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我不禁想起一句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但我更想说:关爱所到处,青春恰自来。
记者点评:本文题目亮眼,有时候套用诗词来做标题,特别能给文章增色。开头也很巧妙,有心感受才能这么巧。之后的段落内容充实,段与段过渡自然,语言流畅且具有一定的表现力,是篇佳作。

“星星点灯”照亮希望之路

晨报小记者  王熙瑗
(闵行区实验小学  五年级)
“Hello,你好!”“晚上你来我家做客,我给你做饭吃!”听到这样亲切的话语,你是不是以为我遇到了老朋友?其实不是,说这些话的人是一群来自“天使知音沙龙”的“星星的孩子”。
10月13日,我跟随新闻晨报学记团来到上海国际乐器展,参与“音乐开启心灵——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与“星星的孩子”亲密接触——和他们聊天,看他们演奏乐器,还品尝到了他们亲手制作的咖啡。
说起我和“星星的孩子”的渊源,那可不浅呢。幼儿园大班时,一位热心公益的家长就曾组织同学们去探访过他们。那一次,我见到的“星星的孩子”几乎不说话,也不听我们说话,总是自己机械地重复着一些动作,甚至突然就大声哭闹起来。在我的印象中,“星星的孩子”真的像天边的星辰那么遥远。
今天,我刚走进活动现场的“有爱咖啡馆”,就听到一位文质彬彬的小哥哥友好地和我打招呼:“Hello,你好!”他的脸上挂着笑容,蓝色的领巾提示我,他是一名“星星的孩子”。他会说话,还这么有礼貌,这让我很意外!“美式咖啡、拿铁咖啡,你要哪一种?”他的问话将我从吃惊中拉了回来,“哦,拿铁,大概需要多久?”“有一点久。”他从容地回答我。我抓紧等待的时间和他聊了起来。原来他叫刘际元,今年28岁,已经在天使知音沙龙学习8年了,他会萨克斯和钢琴,经过培训已经做了两年咖啡师,他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优秀的咖啡师。“你的咖啡!”当我从他手中接过咖啡时,发现杯子上彩色的拼图组成了一个字母“A”,刘际元马上告诉我:“这代表爱。”
“有请孩子们上台……”上海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白瑞悦耳的声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星星的孩子”们手持各种铜管乐器登场了,《五重奏》《打靶归来》等欢快热烈的乐曲顿时燃爆全场,他们配合默契,仿佛音乐是从他们的身体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在《打靶归来》演奏中表现抢眼的戴望尘笑容最灿烂,他一下场,我赶紧追了上去。他今年17岁,平时练习小号,也是一名咖啡师,学习了半年,已经会做摩卡、美式、卡布奇诺等好多种了。在我们交谈期间,他对一旁帮助他的保安叔叔说:“晚上你来我家做客,我给你做饭吃!”,那位叔叔笑得合不拢嘴。
主持人告诉大家,这些“星星的孩子”已经登上了东方艺术中心、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为什么他们的表现和我的以前的印象大不相同呢?
“天使知音沙龙”创始人曹小夏老师介绍说,天使知音创办于2008年,目前有70多名“星星的孩子”,最大的28岁,最小的才五六岁。他们一开始也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光让他们学会倾听音乐,都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他们现在的成绩离不开每周一次风雨无阻的坚持训练和热心志愿者的奉献,是音乐改变了他们。现在他们的课程不仅有音乐,还有文化课等其他课程。“我最大的愿望是办一所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为更多星星的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和机会,从而融入社会。”   
记者点评:这是一篇好文章,读来感觉一气呵成!首段以生动的画面开头,揭示活动主题;第二段调动自己以往的相关经历,为后文作铺垫;第三、四段分别记叙在“有爱”咖啡馆和管乐表演现场的见闻与采访;最后一段通过对主办方代表之口,由点及面,自然地铺排背景信息。全文结构完整合理,语言得体流畅,记叙生动丰富。

走近“星星的孩子”

晨报小记者  张一诺
(浦明师范附属小学  五年级)

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就像遥远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光芒,却又远离我们的生活。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是医学界难解之谜——自闭症患儿。这样一个群体,需要被了解,被接纳,更需要被关爱。
10月13日,我们新闻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来到了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参加”音乐开启心灵——关爱自闭症儿童”爱心公益活动。
我们来到“天使知音沙龙”的活动地点。这里有一个“有爱”咖啡馆,还有一个临时搭建的演出舞台。咖啡馆里,一群穿着围裙的咖啡师正在忙碌着。我走过去点了一杯咖啡,发现原来这群咖啡师就是今天的主角——“星星的孩子”。他们一个个神情专注,不停地在忙碌着。旁边有几位老师耐心地帮他们协调沟通。
嘉宾陆续入座后,演出正式开始了。刚才的那群咖啡师瞬间变成了乐手。他们拿着各自的乐器,精神抖擞地站在舞台上。今天的演出,有一些音乐大师也加入了助演。
乐队奏起欢快的旋律,台上的他们个个脸上带着笑容,载歌载舞,有时还会手舞足蹈,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乐曲终了,台下的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演出结束,我赶紧走上前,采访了“天使知音沙龙”的负责人曹小夏老师。
问:请问您为什么会创立这个沙龙呢?这里有多少孩子?

答:自闭症是“精神癌症”,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和它做斗争。在我们关注自闭症这个群体的过程中,我发现,音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打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加强与人们的沟通。现在这个沙龙有70多个孩子。

问:请问,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您是怎么和他们打交道的?有没有遇到困难?有没有想过放弃?

答:我们是像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只是和自闭症儿童的沟通,可能要费更多的时间。我们正常情况下一遍就可以说清楚,和这些孩子要说十遍。那么,就要求我们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爱心,和更好的方法。放弃从来都没有想过。

问:如果我们也想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出一些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答:可以多和他们交流,多营造一些友好的氛围。你知道国际关爱自闭症儿童日是哪一天吗?四月二日!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来给他们制造一个更友好的环境!

采访结束,我有很多很多的感触。这些“星星的孩子”,他们是不幸的,命运对他们并不是十分公平。但同时,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改善他们的生存境况付出不懈的努力。
我不禁想起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记者点评:小记者勇于采访的积极性很值得鼓励,从文中可看出你的问题设计得当,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很有信息量。在新闻采访稿中,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人物的专访,是可以采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但在平时大家的作文中,还是建议慎用。

活动带教:程怡

文字点评:柳成荫  张智丽

注:晨报学记团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