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钱学森图书馆举办的“钱学森与当代中国”第二届论坛暨“钱学森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回顾钱学森爱国奋斗、功昭德重的一生,学习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初心为国、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
在纪念钱学森逝世十周年之际,大家共同缅怀钱学森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为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长远发展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充分挖掘钱学森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新观点、新思想,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厚的思想营养。
研讨会邀请来自社会各界的钱学森研究专家六十余人,通过跨学科领域的学术探讨,深入挖掘钱学森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内核,为落实中央《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以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提供更多理论基础与支持。
10月25日下午,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和钱学森图书馆联合开展的“弘扬钱学森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表示,上海交通大学自1935年开设航空门之后,培养出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航空航天专业人才。2008年,学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作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新生力量,学院参与各类航空航天科研活动和社会活动,坚持走精英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路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双方代表向钱学森铜像献花后,全体党员在胡士强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
钱永刚馆长以《打造国之重器,铸造科技丰碑》为题,向现场观众介绍了钱学森和第一代航天人,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创建中国航天的事迹。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情展现了钱学森有担当、重科学、勤奋斗、敢创新的风采。
信控系教师陆蓓表示,在美国任教时,与交大同行的交流让她深切感受到国家对航空工业人才的渴望,最终决心与家人归国,来到母校上海交大工作。追随钱学森走过的道路,陆蓓改进教学方法、围绕国家需求开展研究,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飞设系教师徐辉表示,是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让旅居海外多年的自己选择归国。作为一线教师,要忠诚担当,淡泊明志,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大自豪感,面向国家需求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作为一所高校内的科学家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坚持服务高校育人的实际需求,以钱学森的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为核心,以专业化、学术型、国际化为发展战略,为高校师生提供沉浸式思政教育的最佳场所,创造性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流的文化育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