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京剧《大唐贵妃》新妆“返驾”大剧院,史依弘唯美重现“翠盘舞”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时间:2019-11-07 12:01

汇集了史依弘、李军、安平、奚中路、蓝天等上海京剧院众多名家,新版京剧《大唐贵妃》作为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节)目,于昨晚(11月6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将演至10日。


值得一提的是,重新打造此剧以便推广,一直是梅葆玖先生的心愿。甚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都在为《大唐贵妃》积极奔走。

此次新版《大唐贵妃》由原版“亲历者”史依弘、李军担纲饰演杨贵妃、唐明皇。

史依弘作为梅派传人中的佼佼者,文武双全,她饰演的杨贵妃曾被评为“俏皮婀娜”,此次由她一人塑造到底的杨贵妃还将展现其多才多艺和忠贞凄婉。

《梨花颂》广为传唱

这部诞生于上海并获得巨大成功的新编京剧,如今时隔多年后重新打磨,以强大阵容和耳目一新的舞台呈现,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原版《大唐贵妃》(曾用名《中国贵妃》)以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两部名剧《太真外传》《贵妃醉酒》为基础改编创作,2001年于上海大剧院为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揭幕,由梅葆玖、张学津二位老艺术家和于魁智、李胜素、史依弘、李军等名家组成三对主角杨贵妃和李隆基,融入了歌剧、舞蹈、交响乐等其他艺术形式,成为当年的热门话题。剧中以《梨花颂》为代表的多个唱段至今仍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且《梨花颂》流播海内外,获得广泛传唱。

18年后全新亮相

此次新版京剧《大唐贵妃》是时隔18年后,在汲取各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以新时代的审美进行的重新演绎。原来《贵妃醉酒》的桥段被新的内容置换。

剧情在突出杨贵妃和唐明皇爱情主线的同时,加强了对“安史之乱”等历史背景的着墨,增强了武戏,使全剧更具可看性。

重现贵妃“翠盘舞”

梅兰芳《太真外传》中的“翠盘舞”也在重新设计后再现舞台。


虽然18年前的演出中也有这段舞蹈,但是当时史依弘是在平地上跳的,而这次的新版中,她真正站在了翠盘上。

这无疑让表演的难度倍增,演出前的采访中,史依弘笑说自己一直在苦练“翠盘舞”,已经成为“上海京剧院最著名的舞蹈演员”。

昨晚,这段名副其实的“翠盘舞”再现舞台,美轮美奂,获得热烈反响。

实力阵容精心打造

舞美方面弱化了原版舞台上的实体建筑,运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融互补,更趋向戏曲艺术写意、灵动、多变的艺术特色。

在音乐方面,突显恢宏气势,并引入昆腔,不仅使整体风貌向京剧本体回归,且在音乐情绪上更为连贯贴合,更好地诠释这出具有传奇剧色彩、兼容史诗剧气质的历史悲剧。

"外援"黄豆豆掌舞蹈帅印

为保证不失原作精华,上海京剧院集结部分原版主创:编剧翁思再、作曲配器杨乃林、唱腔设计金国贤、服装造型设计蓝玲、指挥王永吉等再度参与创作,同时组成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导演组,由朱伟刚担任执行导演,并邀请黄豆豆担任舞蹈编导,力图使这一沉寂多年的精品之作焕发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京剧《大唐贵妃》尝试了企业与院团“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的全新合作模式,通过多方深度融合、强强联手。

本剧由浦发银行信用卡独家合作呈现,上海京剧院担纲演出,上海大剧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团点评等携手合作,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为媒体支持单位。



图片:何雯亚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