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以蔡元培、萧友梅领衔的国立音专于上海成立。
在风雨飘摇的危难时期,国立音专以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准的音乐专业人才。如《牧童短笛》的作曲贺绿汀、《摇篮曲》的作曲江定仙等等。
从而,也因缘际会的,促使上海成为了中国当代音乐的起源地。严格来讲,上海奠定了中国音乐的发扬,而音乐塑造了上海的气质。
谈起独具亚洲魅力的长笛,演奏家何声奇先生神采奕奕。
在特定的文化融合中,上海音乐,成为了影响世界音乐进程的文化符号,也接纳了更多世界音乐审美的冲击。
从冷冰冰的乐器,到影响神经系统的音乐效果,优雅理性的美学体验,赋予了上海独有的气质。历数梁祝、红旗颂、摇篮曲、或者歌曲如夜上海,无不以他们独有的上海优雅风味,雕琢着国人的音乐审美。
说起许多传唱不朽的老歌,则不得不提上海的百乐门,许多歌曲经百乐门传唱,成为不朽的经典,这些经典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凝聚了家国乃至于更寥廓的世界观、大情怀。
而这种情怀的传承,也对上海音乐气质的形成有深远的启迪。这种气质恰恰是以人情感为本的优雅体验。
音乐之于上海,最独特的传承和气质是什么呢?是优雅的审美乐趣?还是寥廓的世界情怀?也许都有,但最关键的,还是谋求情感共鸣的理念。
寻 / 迹
生而本真
这是一档城市探寻类纪实短视频
主持人:张晨璐 嘉宾:王汀
每周五19:00 极车频道&全纪实频道同步播出
本节目由马自达联合呈现
点击官网链接了解更多详情:http://www.mazda.com.cn/event/2019/feela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