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里的“上海时光”,市井嬗变为都市风情


作者:周到君
编辑:徐釉
时间:2019-11-10 13:47

本届进博会上海展区的“上海时光”,让人玩穿越,悄然进入"老上海的一天”,去寻觅上海市井生活的乡音、香气与腔调。

而这一切,在田子坊里既原汁原味,又创意活化,格外活色生香。

下面,让我们紧跟着“上海黄浦”的小编去感受吧~

早餐四大金刚

上海的一天,清晨刚从甜蜜的梦乡中醒来,睁开双眼,开门七件事的第一件,去弄堂马路口的菜场买菜,顺便带来了大饼油条豆浆粢饭糕四大金刚,如今这依然是田子坊弄口泰康菜场的常态。

走街串巷的豆腐花、南翔小笼包,老酸奶、臭豆腐干的叫卖声夹带飘香,如今化作弄堂里上海特色小吃。


上海声音

阵阵自行车车铃声,夹交织少儿郎的童谣声,如今飘飘荡在弄堂里守白艺术的剪纸中。

上海的声音,在田子坊逸飞之家大师作品中交响:早上有上海小姐手提乌笼里的鸟鸣,晚上有麻将搭子的麻将声。

弄巷里传来"唐明皇与杨贵妃"唱昆曲《长生殿》的典雅美妙,又传来了大师唱弹词开篇《红楼梦》的精彩曲调,还有老克勒唱沪剧、嗲妹妹唱越剧的声调;

弄口的传呼电话从窗口飘来了铃声,弄口烟杂店的墙画,定格了当年居民进出的招呼声,而立体画的上海童谣中的打弹子、滚圈子、踢毽子、造房子的游戏,似乎传来孩子们嬉戏打闹的欢笑声。

上海腔调

上海人的腔调,离不了老字号的上海制造,它们有最上海的文化气息。

那是男人手里的"王星记"扇子、女人脸上的"双妹"化妆品、出手不凡的"上海牌"手表、孩子脚上的"飞跃"牌运动鞋、"南翔小笼包"、"大白兔奶糖"⋯⋯

如今升级版的老字号作为新国潮,又在田子坊风生水起。

原汁原味石库门老弄堂的建筑,沧桑巨变在时空穿越中风情万种。

田子坊里的"上海时光",将老上海的市井文化的符号,嬗变为新的都市风情文化,在新时代里续写、创造着新的传奇。

 

传承历史是为了创造历史,田子坊站在上海历史的交汇点,记忆着上海城市石库门的乡愁文化。

老的"上海时光"未曾过去,新的"上海时光"已经来临。

图片:上海黄浦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