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并购又一例:四川首富旗下华创证券拟溢价8成控股太平洋


作者:曹西京
编辑:曹西京
时间:2019-11-18 21:05

1116日,A股股价最便宜的券商太平洋(601099)公告,15日公司第一大股嘉裕投资与华创证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5.87%股份转让给华创证券,交易作价22亿元。1115日,太平洋股价收报3.04元,而华创证券的收购价高达5.50/股,溢价约80.9%

周一,股权转让方案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 太平洋证券小幅高开后股价迅速翻涨,盘中一度逼近涨停,涨幅领跑券商板块。华创阳安(600155)也高开高走,股价一度大涨近5%。在大券商并购不断时,这两家中型地方券商的并购引人注目,背后金主新希望的刘永好也浮出水面。

 

太平洋拟投奔四川首富

当天,华创阳安也披露,全资子公司华创证券拟以现金协议受让北京嘉裕持有的太平洋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87%)。此外,北京嘉裕将其持有的太平洋剩余5.05%股权的表决权委托予华创证券。本次交易后,华创证券将持有太平洋10.92%的表决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华创证券有意向取得太平洋实际控制权。

也就是说,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华创证券、嘉裕投资分别持有太平洋5.87%5.05%股权,华创证券将取代嘉裕投资成为太平洋第一大股东,并获得太平洋10.92%的表决权。不过并未涉及太平洋控制权变更。

华创证券实际控制人为“新希望系”掌门人刘永好。在最新发布的201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中,刘永好家族以714.2亿元财富列榜单第19位、四川省第一。太平洋证券原本背靠“涌金系”和前国内最大民营资本系族,成立四年便以史无前例的方式登陆A股,如今却准备投向四川首富怀抱。

 

新希望系董事反对

与华创证券力求拿下太平洋实际控制权相比,其母公司华创阳安没那么积极。22亿元股份转让协议披露当天,华创阳安公告称,该议案遭到公司9名董事中的3名反对。公司董事李建雄、张明贵和独立董事于绪刚认为此次股权收购风险不可控,对标的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后续管理能力存疑。李建雄和张明贵均来自华创阳安第一大股东新希望系公司(李建雄为华创阳安副董事长、新希望集团CEO,张明贵为新希望集团四川总部总裁、新希望地产总裁);于绪刚为独立董事。

的确,从基本面看,太平洋证券成立于2004年,2007年上市,2015-2018年业绩连续四年下滑,2018年巨亏-13.25亿元,创下成立以来亏损最高纪录。旗下业务多次“踩雷”,遭到监管层警示,股价则长期低于发行价。截至1115日,太平洋证券市值约为207亿元。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太平洋净资产为102.36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06亿元、净利润4.32亿元。太平洋证券股权结构较分散,截至930日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嘉裕持有7.44亿股,持股比例为10.92%

相比之下,华创证券好些,2019年前三季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4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30.74%2019年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评级中,华创证券获得了AA级的评级,太平洋证券为B级。

对本次并购,华创阳安表示将有助于优化华创阳安证券类资产的资源配置,提高上市公司证券类资产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

 

券商并购花样翻新

近年来券业并购持续,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东吴证券收购中投香港、天风证券收购恒泰证券等已经或在实施中,华创证券计划收购太平洋证券又添上新案例。

但对华创证券,收购能否成功还需解决另一个问题,即如何符合“一参一控”这一政策约束。资料显示,刘永好合计持有华创阳安19.31%股权,为华创证券实际控制人。若华创证券取得太平洋控制权,刘永好将手握两张券商牌照。然而现行政策明确规定,同一单位、个人,或者受同一单位、个人实际控制的多家单位、个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因此,后续两家公司如何运作值得关注。

此前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也被交易所问询是否符合“一参一控”规定。中信证券回复称,将把广州证券变为从事证券业务的子公司,并通过变更业务范围以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广州证券将不计入公司参股、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范围,公司证券业务模式符合“一参一控”要求。

如今,若一家中型券商成功控股另一家体量相当的券商后,内部整合和业务调整将令人关注。在中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之际,证券行业资产整合加速。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