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女孩来到湘西,遇见了以卖水为生的男孩“水”。
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学军最新绘本作品《水哎》中的故事。日前,接力出版社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上,举办了“在逝去中成长的童年——原创图画书《水哎》新书发布会”。 这本风格独具的图画书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和读者的目光。
发布会现场,彭学军为大家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故事来自她童年的一段记忆。
彭学军说,“6岁时,我被父母寄养在湘西古城凤凰一户周姓人家里。我记得那里有一面古墙,还有青石板的路。在这里我认识了水,不过现实中的水是一个老头。一脸的麻子,又聋又哑。他以卖水为生,当时他卖一担水能赚2分钱。照顾我的婆婆特别善良,有时给他3分钱。水也特别善良,给比他贫弱的人送水时分文不取。这样的水留在我的记忆里,很多年以后,记忆中的水重返童年,成为我书中的男孩水。”
在她看来,卖水为生,沿街叫卖,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场景。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东西被更新、更现代的东西取代,可是总会有一些美好的看不见的东西留下来。好像是花开花谢,花谢以后,馨香缕缕不绝。在这本书里,缕缕不绝的是仁爱,友善,互助和勇气,这些人性中美好的东西都会留下来。
《水哎》的图画作者张卓明和段颖婷最早在彭学军的长篇小说中看到水的故事,深深地被感动,于是主动联系彭学军,希望能改编这个故事。
张卓明和段颖婷创作了五年,终于完成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图画书。段颖婷说:“为什么创作了五年?现实类题材要想把情感表达出来,很关键的一点是故事的地点、人物、物件都要去考证,这个‘真实’需要花很长时间去解决。”
比如故事的背景,张卓明和段颖婷先是去湘西凤凰采风,却发现凤凰早已商业化,不是他们想要的样子。最后他们找到一个叫王村的小镇,把王村的建筑,物件合在一起,才最终完成了物件的架构。
两位画家表示:我们不想以一种悲伤的情感去画这个故事,我们愿意以一种更美的状态去表达。所以整本书的基调偏素色,但是小女孩的裙子是明亮的黄色,“它是明亮的,阳光的,代表了希望”。
接力出版社婴幼分社社长唐玲表示, “《水哎》是一本属于中国孩子的图画书,它真实地呈现了东方人特有的童年记忆。它既是一本成人向中国传统童年样式致敬的图画书,也是一本现代小读者可以触摸、看见、感受,并为之兴叹的描写童年的图画书。通过这样一本图画书,今天的小读者可以跨越时空,与曾经的儿童进行一场纸上的对话。”
她认为,阅读别人的童年故事,不仅仅是在阅读历史,而是在阅读中学会聆听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强音,勇于面对生命中的得与失。
据悉,接力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多部描写中国人情感、人文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图画书,如《不要和青蛙跳绳》、《外婆变成了老娃娃》《鄂温克的驼鹿》《乌龟一家去看海》《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这些描写中国的原创图画书,帮助小读者们更好地认识中国,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进而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