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时候切开呈粉红、嫩黄、雪白三色,看起来有点像小时候吃的“三色杯”冰激淋!熟的时候,吃起来香糯爽口,入口即化,感觉像是热乎乎的冰激淋!其实,这可不是真的冰激淋,而是最近金山本地成功栽种的网红农作物——“冰激淋”红薯!
据了解,首批在朱泾镇长浜村试种的5000斤一经上市就全部售罄,明年开春该村就要进行大面积栽种,想要尝鲜的上海市民可能还要再等一等哦!其实,这种小红薯原产地是浙江临安,不过金山市民却给它起了个网红新名称——“冰激淋”红薯。
“‘冰激淋’红薯吃过吗?”“又香又糯一口一个不要太好吃!”金山长浜村种植的小红薯,一下子成了金山市民眼里的网红食品,不少首批尝过鲜的市民都对新产品念念不忘。其实,“冰激凌”红薯的引进栽种人正是来自太平洋安信农保的驻村指导员俞东华,“我刚来的时候,就发觉村民种的都是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豆子、玉米等农作物。”俞东华说,“我也是农民出身,根据金山本地土质情况,我走访考察了不少农作物种植,最终选定小红薯也是因为其栽种所需条件不高、亩产值较高等原因。”
带着试试看的心态,俞东华带着金山一家合作社从8月中旬开始栽种,经过80天的生长成熟后,有金山市民到村里来体验采摘,在地里挖小红薯的时候弄破了,“没想到这新鲜小红薯的肉质与普通的不太一样,普通红薯一般为黄色,而这小红薯却呈粉红、嫩黄、雪白等混合色。”俞东华回忆说,“于是,这位市民感慨这太像小时候吃的‘三色杯’冰激凌了!”等到市民带着挖好的小红薯带回家蒸着吃的时候,还发了朋友圈,“入口即化,甜甜糯糯,好似热乎乎的冰激淋。”
一下子,“冰激淋”红薯这个产品名称就传开了,不少单位、市民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俞东华想要购买尝鲜,但试种的小红薯已经全部卖完,俞东华一一留好想要购买人的联系方式,等到明年量产再一一对接联系进行销售。
“冰激淋”红薯试种成功,这款产品也在网上成了本地市民非常好奇想尝鲜的食品。让俞东华记忆犹新的是,有一位从徐汇区慕名找到长浜村,特别想要购买10斤小红薯的阿姨,这位阿姨从市区开车80公里找到村里,又在乡间小路上走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在田头帮忙干活的俞东华。
“其实,这位阿姨原来在浙江旅游的时候,买过这种小红薯,在网上得知上海本地也有了这个产品,就特别赶来买。”俞东华介绍说,这位阿姨想买10斤回家后分给亲戚一起品尝,听完徐汇阿姨的故事后,俞东华当即决定把这10斤小红薯送给阿姨,“希望上海市民品尝以后,都来做我们的宣传员,等到明年大丰收后,不断做我们村的回头客,让我们的小红薯越卖越好。”
其实,冬天一到,大家都会想吃暖呼呼又甜甜的红薯,可对于女士而言,总觉得传统红薯的个头有点大。最近,俞东华每天都在做小红薯的宣传员,“我们金山本地出产的小红薯个头又细又长、香糯可口,即使是胃口不大的女士两三口就能吃完,就算吃多了也不用担心会胖,因为这种小红薯营养价值高,淀粉含量少,大家喜欢的话可以放开吃!”
“冰激淋”红薯的走红,让长浜村的村民们大为振奋,最近500、600户农民纷纷找到俞东华,充满信心地表示明年要跟着他一起种小红薯。“小红薯火爆的销售情况,让农民实实在在看到了增收的可能。每亩产量可达2500斤,每年种两季,每斤收购价3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地收益可达一万元。”俞东华算了一笔账,“按照农民原先种豆、玉米等做农民,每亩地收益不过几百块。”
不过要改变农民的思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回忆起今年7月中旬,为了让村民认可和接受小红薯,俞东华挨家挨户地跑,向村民介绍种植小红薯的好处。面对俞东华这个“外头人”,村民们并不买账,“你怎么保证我们种了能赚钱,要是你吹牛,我们的地不就白种了? ”村民们的反应就像一盆冷水,如何才难打消村民的质疑和顾虑?俞东华再次前往浙江临安,找到一家种植小红薯的专业合作社,几番沟通协商后,这家合作社同意在试种阶段免费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并且在成熟后以每斤3元的价格回购。
在金山区驻村指导员工作组的帮助和支持下,俞东华最终与村里的种植大户胡银良达成合作,小红薯苗拉到村里的当天,胡银良拔掉了地里种着的2亩黄豆,种下了小红薯。胡银良说,“种植技术简单,不费人工,还不用为销售发愁,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愿意跟着俞东华一起干,最近俞东华还计划要在村里建立烘干房,以制作红薯干,提升产业附加值。对于村里的一片空地,俞东华还计划试种金丝黄菊,既可观赏,又可制作成菊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