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合肥的高铁上,我们遇到很多上海的考生和家长。”“我们报了12月7号的KET,抢位置的经历,感觉就像拍车牌……”在一个500人的上海考生群里的家长,讲述着自己最近异地赶考、抢占考位的经历。
从2016年全国约2万人报考,到今年突破15万人,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KET/PET,下文简称:剑桥英语)正取代奥数,成为又一现象级考试!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撰文表示,“这是目前全国最难抢的考试机会,没有之一。”
本周六(12月7日),剑桥英语将迎来今年最后一场考试。今年,上海增设了两个考点,依然供不应求,有小学生家长已经做好本周末全国赶考的准备——提前请假、预定酒店、赶高铁、自驾行。尽管为一考试劳心动财,但家长们依旧趋之若鹜。是谁制造了考位紧张和全国赶考?家长热衷的动力何在?
今年10月,上海的张丽(化名)女士花了四千多元,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为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报了剑桥英语的课程培训班,并通过这家机构在上海参加了KET考试。紧接着,她又交了八千多块,预定了明年五月份的PET培训课程及上海考位。
“买个省心吧,不用抢考位了,也不用异地赶考了。”张丽说。
什么是KET、PET?一个官网只要460元报名费的考试,为什么要花数千元才能确保在上海取得一个考位?
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由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ESOL: 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设计,包括了KET、PET、FCE、CAE和CPE。其中,KET和PET属于较低的两个级别,分别是基础和中级英语水平认证,专门开设校园版考试题目。
张丽说,在参加考试的学生中,原本多数都不需要报班,而她报名主要原因是,想保个本地的考位,在上海参加考试。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如果抢到的是外地的考点,一家三口的来回路费、酒店住宿,外加请假,成本也要几千块;如果请黄牛,至少也要两千;还有可能抢不到考位,要一下子耽误几个月。”
张丽的这笔账,算出了许多报班家长的心声。
为了抢到本地的考位,家长们各显神通,付出脑力、体力和财力。
每次考位放出来时,有家长担心家里网速不够快,专门跑去网吧做好准备,只等开放的一瞬间拼网速、拼运气。一位被同学家长称为“IT天才”的爸爸,给孩子顺利抢到上海考位,让其他家长羡慕不已。没有这技术活的家长,有的就选择黄牛。
“黄牛2000块钱抢一次,抢到了再付费!”在一个英语考试群里,家长们在讨论要不要找黄牛,北京上海周边地区的价格高一点,偏远的地方价格便宜。在今年9月杭州的公开报道中,上海地区的PET淘宝代报名费,黄牛喊到了5000元。
没有报班、没有IT技术、没有找黄牛,上海的孔明(化名)先生代表了一大批在考位大战中“厮杀”的家长——自己制定攻略,为娃抢位。尽管早早制定计划,但孔明一家最终还是踏上全国赶考的大部队。
“大家分好工,提前盯住几个考位,一起抢,哪个可以进去填写信息,就是抢到了!”孔明说,抢考位最好发动亲朋好友,一起帮忙,这样能提高几率。“第一波抢完了别灰心,等等看,说不定有捡漏的机会!”
“先抢上海,再抢周边江浙地区,都没有了再抢更远的。”孔明分析了周边几个考点的优劣势,哪个离得近,哪个考点秩序好,哪个考点不够规范。
他还特意强调,一定要提前把理想考点的酒店先订好,抢到哪个考点就赶紧付款,因为朋友的经验告诉他,先定考点再看酒店,可能附近酒店就没了。
孔明说,10月19日的这场考试,自己最后抢到合肥考位,周五就请好假,带着儿子赴合肥赶考。“一上高铁发现,好几家都是从上海带孩去参加考试的。”
上海的司南(化名)女士也告诉记者,她给孩子抢了济南的考位。“江浙沪的抢不到,索性抢了老家的考位,也带孩子回去聚聚亲戚朋友。”即便为考试回了趟老家,司南认为这值得,“可以激励孩子好好学英语”。
全国赶考并非上海独有。今年以来,不断有记者遇到各地赶考的家长。有报道显示,家长从北京赶往800公里外的辽宁考试。
中国经济网报道的数据显示,剑桥英语在2016年全国约2万人报考,今年已突破15万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撰文:“这是目前全国最难抢的考试机会,没有之一。”而像北京、上海这些报考的热门城市,则是名额秒光、全国赶考的“重灾区”。
“上海考位基本上不到半分钟就没了,第一波差不多五分钟后,周边的也就抢不上了。”孔明说,自己已尽力,但也没指望有在上海考试的运气。
面对一位难求、全国赶考的现状,考试主办方是否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考试网最新公示的考点信息上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9个考点,其中上海考点有3个。相较于以往,考点有增加。
记者联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外考试中心考点。咨询处老师介绍,这是上海最早设立沿用至今的考点,该考点今年KET和PET设立1000个考位,几年来一直保持这一数量。
而今年,该考试新增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两个考点。上海开放大学报名咨询处老师说,今年首次开设200个考位,后期是否会增加考位,还要根据具体报名情况来定。
然而,即便考位增加,还是难以满足上海需求。在记者采访的家长当中,不少没有能顺利抢到上海考位,赶考的地点有杭州、湖州、合肥、福州、济南等。
在剑桥英语的报名官网上,明确注明:“考位容量有限,根据各考点的容量报名,报满为止。”当报考页面状态中出现“报名暂满”时,考生家长需要抓紧抢占其他考点,或者拼运气等待其他预订后未付款考位的释放。
“如果没有抢到,再试试外地的吧。”报考咨询处老师说,这个考试市场比较热,建议考虑外地考位。
本周六的这场考试也具有今年的特殊性。据了解,2020年1月起,剑桥官方将对KET考试进行改革,促使KET与更高级别的PET接轨。整体改革趋势是阅读难度增加,对语法提高要求。比如增加阅读的难度和分量,口语增加更多让考生自我发挥空间。
“因为KET改革,所以就想今年考一下。”为了避免面对难度更高的考试,许多家长也想赶在今年完成考试,即使跑到外地,也要抓住机会。
“我们这个考点,官网上找不到的。”在刚刚过去的这次剑桥英语的KET考试中,有上海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给孩子预定的本地“专属”考位,是通过教育机构的运作实现的。
不再仅限于拉群、解读、讲座、喜报的宣传,为了争取培训课程的生源,一些机构想出了“硬招”。比如,买课程,附送考位。花费数千元“保本地”考位的张丽,就是因为教育机构保证,“来报班就会有上海的考位”。
挤破头皮都秒不到的上海考位,报个班就能占到位置?
记者以新生家长身份联系到了上海几家相关教育机构。
“考试报名有两种渠道,官网报名或者外研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报名,我们通过后者报名。”新舟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以剑桥英语的KET为例,该机构在上海共有12个校区,15人一班,所有报课程的孩子,可以直接获得上海考位。
“考试位置先到先得,报名抢占名额哦。”记者以新生家长名义进行咨询时,“通过外研社报名”,“无需参与官网抢位”,是该机构工作人员重复最多的卖点。
在该机构报过名的张丽说,去年孩子考剑桥英语KET的时候是6节课,今年再报PET时,课程就增加到了12节,费用从四千多到八千多,翻了一倍多,考试报名费也都要另出。
“不过很奇怪,我们这批家长续报名之后,6节课的班又有了……”张丽有点“肉痛”。尽管如此,培训班报名的家长依旧踊跃。
面对记者这个“新生家长”,该机构员工首先推荐的就是张丽提到的12节课的班级。当问及是否有6节课的班时,得到的答复是:两种课程一个是经典班,一个是冲刺班,想考“优秀”及以上成绩,建议报12节课。
据介绍,五级考一个等级里面包含了“通过”“优秀”以及“卓越”的级别之差,为了博一个好结果,考出“通过”的家长,还想再奔一下“优秀”和“卓越”。
对机构来说,这也是商机,鼓励家长冲优秀,干脆购买下一个阶段更多的课程。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张丽报名的这家新舟教育,上海还有其他教育机构,也承诺报名即可在上海参加考试,保证有考位,如乐课力,一套KET课程5000元起报,另加460元报名费。而另一知名英语机构英孚的宣传材料上,也写着“报读本课程可优先报名澳门KET/PET,免除抢位焦虑”。
正是抓住了家长们抢位难这一痛点,机构开班的同时,也是售卖考位。
参加过机构承诺考点考试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们今年10月19日的剑桥英语KET考试,是统一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参加的,现场目测大约一两百名考生。“这个考点应该是专门给这家机构开的。”
对比官网显示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等三个考点,这一考点的确不在其列。记者就这一问题,向教育部和外研社进行核实,截止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全家抢位、全国赶考、高价保考位,剑桥英语究竟有何魔力迅速火爆?
在升学择校的过程中,展现孩子英语优势,许多家长表示,这是他们为何看重这一考试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该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合作举办,成绩及格的,可以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会颁发的标准统一的成绩证书。
“小升初时,一些不错的中学,会提前接受孩子简历,KET或PET证书算是一个加分项……只要有择校的竞争,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有证书就一定加分,但家长们普遍表示,该准备的不能少。
孔明说,现在考出PET的已经很多了,小升初就算看,也是更高级别的FCE比较有用。
张丽也认为,女儿二年级考过KET还是迟了点,朋友家的孩子三年级已经考过了FCE。
FCE是剑桥英语考试中级别更高的水平测试,通过FCE则意味着有6000的词汇量,相当于雅思5.0-6.5分的水平,可以出国,且没有时间限制。
“以后孩子看到别的同学有证书、有优势,问我为什么自己就没有,家长该怎么回答?”对于证明孩子的英语水平,家长们有自己的执念,希望抓住一个统一的等级考试,给娃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谁也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能创造的条件都要创造好。为了孩子将来升学择校上不留遗憾,家长们成了这场比赛背后的角力者。
“现在小学生学英语,还能考什么证呢?”在家长们眼中,剑桥英语,已经成为为数不多可以直接颁发水平证明的能力测试,其他竞赛的取消,反而集中了对这一考试的关注。
二宝妈陈琳(化名)表示,老大那个时候,还有3E少儿英语、基础口译。但随着减负令的发布,2018年年初3E少儿英语停办,今年基础口译也限制考试年龄,18岁以下孩子禁考,加上奥数杯赛也没有了,转眼,“剑桥英语证书成了二宝可以去考考,证明能力的为数不多的证书”。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举行的各类选拔、竞赛和培训,教育部门曾多次下达禁令。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上海市教委也多次发出通知:严禁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招生录取依据等要求;学校不得组织纸笔测试、面试或其他类型的测评活动,不得以各种方式收取参加对象的个人简历。
严令禁止,是否能够减少家长疯狂,减少全国赶考?
“前几天报名下阶段考级的时候,还是看到很多人在交钱!”张丽说:“作为一个实用技能,必不可少。”
司南女士说,参与这个考级是为了测试、激励孩子。“女儿从小语言天赋好,2岁就开始学英语,选择考级,是感觉需要一个比赛或者考试,对她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或者是激励。”
采访中,家长们普遍表达了如下观点:“通过这个督促小孩学习”,“检验一下水平”,“多一个证总归是不亏的”,“英语早晚都是需要的”……当然,如果学校在择校的过程中看重,那是更加好的。
与此相伴,等级考试越来越明显的低龄化。一年级考出KET,三年级考出FCE……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个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推进实现。
“我们进考场,老师还训斥了我们年龄太小,但是考完之后连连称赞口语优秀。”司南女士说,孩子的英语水平已经不是问题,反而是对题目的认知上可能还有年龄的差距,“比如题目中说学生可以买半价票而是不是成人票,我需要给孩子去解释为什么。”
“孩子小学没有上过英语培训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一上初中就成了倒数。学校里,初一已经在刷中考英语试题!”一位民办初中的学生家长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竞赛热、考试热的问题,不在于竞赛、考试本身,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由于各地存在择校热,以及整个社会存在名校情结,竞赛和考试变为择校和升学的工具。要让竞赛、考试回归关注、展示学生兴趣、特长的本质,需要缓解择校热,同时建立更为多元的招生评价体系。
而上海的教育界人士进一步表示,接下来将出台的民办超额摇号政策,将有效缓解目前幼升小、小升初学生家长的择校焦虑。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教育界人士表示,这一政策,将从生源均衡入手,改变目前民办学校筛选低龄化的现状,让更多的家长“坐下来”,遵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抢跑、快跑。“都摇号了,为了一张用不上的证书,小学生全国赶考,还有必要吗?”
据了解,上海的民办超额摇号政策,预计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出台。
(应受访家长要求,本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