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南航上海分公司举办了“走近南航机长”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近20位有意应聘飞行员的大学生,来到“南航机长”们每次飞行前都要“打卡”的办公楼,近距离了解南航机组的航前准备、机组与签派员的交接工作、签派员GOC席位功能等。
活动中,南航机长陈迪向大学生们介绍了飞行准备的全流程,具体包括着装要求、飞行箱准备、酒精测试、打卡签到等,并模拟示范了执行航班前是如何与签派人员交接,以及整个机组在执行航班任务前具体是怎么开展航前协作的。
除了机长的专业素质与严谨操作外,一架飞机的安全起降,还有赖于各个环节的密切协作与配合。
在南航上海GOC大厅,资深签派员黄国际向在场大学生详细介绍什么是GOC,签派各席位的职责,以及曾经遇到过的突发案例故事。他用“中枢神经”来形容签派工作的重要性。
机长陈迪是一名“大毕改(大学生毕业改成飞行员的简称)”飞行员,现为A320的C类机长,安全飞行已经超过8000小时。
提问环节,一位艺术类院校民航专业的同学向他提问:是就读院校的业内认可度重要,还是个人努力重要?在回复中,陈迪提到了“学习”两个字,“不管什么专业、什么院校,只要好好的学,就没有问题。”
对于机长陈迪来说,学习是不能停的一件事,作为飞行员,每年都有大大小小好几场考试。当年仍是飞行学徒的时候,他回忆,一年之内的考试达到了17场。
作为机长,对英语的掌握必不可少。除了航班起飞降落时的机内广播需要几张中英文播报,飞国际航班时,机长还需要用英语和当地机场指挥人员、机务等进行沟通。现场也有同学向陈迪询问了学习英语的经验。
“厚着脸皮,找到外国人就上去唠去。”陈迪给出了这么一条建议。同时,他还指出,词汇量不需要很多,但专业词汇一定要掌握,在此基础上,发音的口音也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