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学记团 | 百年“江南”,长兴看舰,为你骄傲,我的祖国!


作者:晨报学记团
编辑:崔翼琴
时间:2019-12-11 11:41

一座座龙门塔吊矗立江边

一艘艘超大型船只横卧江面

一个个大型部件移动转场

一块块钢材焊接火花四溅

……

这里是长江入海口,长兴岛上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的第一炉钢、第一批水上飞机、第一条全焊接船、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国产万吨轮、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这些“中国第一”都与它相关。

当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站在“江南”的码头,迎着江风,望着巨轮,一股自豪感涌上心头,一句“厉害了,我的国”脱口而出。

 

 “厉害了,我的国!” 

晨报小记者  王沛屹

(徐汇区樱花园小学 四年级)   

妈妈告诉我,晨报学记团要组织去参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100多年前李鸿章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我真是激动得手舞足蹈。上次在合肥参观李鸿章故居时,我曾了解到它可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见识见识。

迎着寒风冒着冬雨,我们来到了江南造船厂的所在地长兴岛。走近造船现场,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路边钢材堆成小山,几艘巨轮正在建造,有的船头已见雏形,有的船体和船尾还在施工。老师指着旁边完工的一艘超大集装箱船介绍说,建成后甲板面将有11层楼房那么高,400多米长,能装下20000~30000多个集装箱,排水量达到二十万吨,相当于4个金茂大厦横卧在江面上。

除了造船,江南造船厂还参与了很多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它的钢结构可是顶呱呱的技术,上海的卢浦大桥、八万人体育馆,北京的鸟巢,葛洲坝船闸可都有它的功劳呢!

昨天看电影《甲午大海战》时,我还在为北洋舰队的惨败落泪,如今看到眼前这一艘艘巨轮,我不禁想说:“厉害了,我的国!” 

 

长兴探秘 

晨报小记者  于迦涵

(和田路小学  四年级)  

12月1日,凛冽的寒风挡不住我们晨报学记团的热情。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去一个一般人进不去的地方——闻名中外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巴从人民广场出发,一路向长兴岛飞驰,我们的心啊,既激动又忐忑。下车后,一位身穿工装的工程师叔叔先把我们领到一个巨大的沙盘前,为我们讲解造船的基本流程。原来,他们要先从各地采购钢板,再把钢板冲压成需要的形状,再焊接成大型的钢结构组件,用组件搭建起船身的轮廓,再用龙门吊把钢板运到船上铺设甲板,接下来就是整修和安装机器设备了。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

当我们真正来到码头边,亲眼看到那些巨大的轮船,才知道造船是多么庞大的工程。江边的风好大,每走一步都感觉要飘起来,顶着这么大的风,我们看到了货轮、液化气船,还有传说中的“大国重器”。要问“大国重器”是什么,嘘!这是国家机密!

正在这时,一位同学指着对面惊叫出声:“哇!好大一艘船!”工程师叔叔告诉我们,那是一艘万吨级货轮,这艘船竖起来的话,和金茂大厦差不多高,比金茂大厦的2倍还要粗。

其实,我们在江南造船厂看到的、听到的,远比我写下来的多得多。不是我偷懒不想写,因为有保密规定呀。 


看“舰”江南 

晨报小记者  郭锦彤

(海桐小学  四年级)     

周日一大早六点钟,我就被妈妈叫起来,搭地铁来到人民广场和其他小记者们一起集合,乘大巴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车子大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进入一个大型厂区。下车之后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了船厂的会议室,观看关于江南造船厂的纪录片,让我们了解到,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制造总局建立于1865元,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制造了中国的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现在它还担负着我国超大型船只建造的任务。

看完纪录片,我们小记者们又登上大巴,绕着船厂开了一圈。只见船坞里停着一艘艘形态各异的船只,有汽车滚装船、有快速集装箱船、有大型自卸船、还有跨海火车渡船等等,这些船只大小不一,颜色不同,停泊在长江边,真是气派!大家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出来的吗?

听工程师叔叔介绍,江南造船厂每一艘船钢材原料,首先通过长江运到船厂,接着把船只的结构分段建造,船头归船头建造,船身归船身建造,船尾归船尾建造。但所有的结构都建造好之后,再组装起来舾装涂装,最后经过航行试验,一艘船才算完工。

最后我们小记者们还向船厂的工程师金磊叔叔提问,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此次的采访。

 

走进神秘而特别的“江南”

晨报小记者  谭尘迪

(虹口区红旗小学  三年级)  

小朋友们,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句诗吧!11月23日,我来到了一个神秘而特别的“江南”。

这“江南”二字里面可有150多年的历史了。从1865年创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到如今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南”为中国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我在船厂现场,就见识了好几个“第一”。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个子”集装箱船——23000箱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它能运载23000个集装箱,还使用了清洁能源——双燃料。你能想象它有多大吗?老师告诉我们说,把四个金茂大厦捆一起横过来放水里,才跟它一样大!而且,在它的旁边,就屹立着可以说是世界造船之最的1600吨龙门吊。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级别的用来造船的龙门吊了。

在“江南”的见闻,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一定会用自己的努力报效祖国,创造更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江南  中国梦 

晨报小记者  李依璇

(静安区爱国学校  四年级)  

说起江南,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居易的《忆江南》。而我们要去的“江南”,却身处在不繁华的“橘乡”——上海长兴岛。

第一次来到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我既兴奋又自豪,因为在这里诞生了一艘艘巨大的万吨船舶,掌握着令人瞩目的造船技术。

在船厂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知道了其实船也会细分很多种类,大小不一,用途各异。有的结构复杂,工艺繁琐;有的精美绝伦,小巧美观;还有的粗狂气派,大气蓬勃。通过亲眼目睹,我们着实大开眼界。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集装箱船,它的体积大得惊人,整艘船的甲板面积有两万平方米左右,体积相当于4个捆绑在一起的金茂大厦,尤为壮观!船厂的老师告诉我们,造船如同搭积木,工人们把一个个巨大的船体零件,根据工程师设计的图纸,耐心、细心地一点一点组装起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工程啊!

站在码头,心潮澎湃。这里是中国航运梦的起点,我们已不再担心“乘风破浪会有时”,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中国梦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观厂区,对话船舶工程师,半日的参访活动后,晨报小记者收获了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别准备的荣誉证书。 

活动带教:张智丽、程怡、崔翼琴、张骞

文章指导:张智丽

(注:本文图文系晨报学记团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