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继续鼓励广大青少年触摸新时代脉搏、抒发追梦人心声,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第六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实践征文活动拉开帷幕啦!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协调处共同担任指导单位,新闻晨报和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精锐教育协办,上海升学和腾讯大申网媒体支持。
活动主题为“点滴变化同记录,时代故事共书写”,邀请上海市的小学生、初中生一起来投稿!(参与办法点击这里)
为指导广大中小学生做好“寻访实践”任务,“上海升学”近期推出系列寻访指南,敬请留意。
“家门口的______”是本届实践征文活动寻访实践阶段的三道作文题之一。说到中小学生的日常状态,人们习惯用“学校到家,两点一线”来形容。且不论这样的讲法是否正确,“家门口”难道就真的没有故事可写吗?
即使妈妈说得再好,我也是不大愿意和她一起去菜市场的。菜市场又乱又脏,地上到处是泥巴和着烂菜叶子,水渍到处都是,总感觉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去一次,都得小心翼翼踮着脚尖走路,不仅要小心摔跤,还要小心防着污水溅到衣服上。更夸张的是,过道上、马路两边都摆满了卖菜的小摊,卖菜的爷爷奶奶们将蔬菜直接铺在地上,让路过的行人无法通行。
整修之后的菜场,黑兮兮的墙面以及破烂不堪的台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白色干净的墙面和大理石台面;混乱的场面也不见了,按照品种的不同分区而治,水产区、水果区、蔬菜区、副食品区等等,比以往有条理多了;过道和马路上,也不再有摆地摊的了,再去菜场,不用担心污水和垃圾满地没有落脚地了,每一个摊位都贴有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
(洋泾中学东校 高婕)
是谁把它们惯成这副腔调?那个夜晚,我找到了答案:是社区“爱猫协会一束光行动队”的79位志愿者——一群小人物在默默地养育、呵护着猫们。
(七宝二中 徐浩洋)
01
上海商城路357号坐落着一家新型菜场“万有集市”。推门而入,只见一排排整齐的货架、干净的地板、货架前站着工作人员。
菜品的包装上印有二维码,一扫即可获得原产地等信息。这里既有超市舒适的环境,又保留了一些传统菜场的格局,增添人情味和烟火气。
商城路的万有集市
它受欢迎的秘诀,并不仅仅在于空间更新,还因为2楼就是社区邻里中心。拾级而上,宽敞明亮的现代化烘焙空间映入眼帘。
邻里中心
还有舞蹈房、操房、亲子活动间、医疗室、理发室、阅读区、儿童活动区……每周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亲子、烘焙、舞蹈课程人气火爆,每次预约几乎都被“秒杀”。
邻里中心
同时,底楼临街铺面还有咖啡馆、小吃店等。小吃店每到早高峰时段,门口排队买早饭已成一道风景线。
不少团建、党建活动都约在这里,几乎每天人来人往,整栋楼宇时常出现朝气蓬勃的青年、步履蹒跚的老人、蹦蹦跳跳的孩子。
底楼临街铺面
增加街区、社区的公共空间、打造慢行舒适的步行体验、完善小区公共设施、增加绿化面积、改善上下楼道的人居体验……94岁的“上海第一花园马路”——新华路所在的新华街道,正在变得越来越美。
长宁区番禺路222弄
睦邻微空间
新华路669弄楼道
据周边居民反映,原改造前的小区楼道堆放杂物、电线杂乱、门卫室窄小拥挤、门头破旧、广场空间被车辆侵占等现象基本消失,现在小区环境变美了、道路广场变宽敞了、垃圾桶变整洁了、灯光变亮了、视觉标识更醒目了、设计更人性化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静安寺附近聚集了上海戏剧学院、市西中学、华东模范中学、民立中学、逸夫职校、市西小学、陈鹤琴小学等多所学府。学生族每天清晨急匆匆地赶往学校,每天傍晚急吼吼地赶回家里,也许不会注意,当“上海十二时辰”来到夜晚,附近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突然火了!
安义夜巷——安义路(常德路-铜仁路)限时步行街,全长264米,高密度地汇集了花市、休闲区、市集、演艺舞台、绿动活动区等丰富的活动及消费空间。
独具特色的花市是隐藏在市中心下的自然美景。公共休闲区作为最具关注的亮点之一,运用了原木色系及可回收的物料进行搭建,以绿植为点缀,增添了一份自然与原生态的气息。在物料装置等细节处也彰显了创意非凡的小巧思,比如休憩区的万圣节元素和沿线小景的装点。
“安义夜巷”为啥迅速爆红?有评论认为,这里“洋气”与“烟火气”并存,具有上海独特的都市气质,而策划团队也费了不少心思。请你跟着父母走一走、看一看,实地挖掘这个“网红夜市”的秘密吧!
近期,“上海升学”还将继续推出寻访指南,欢迎锁定关注。
实践,让作文更精彩。“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实践征文活动向你发出邀请:和师长、亲友、小伙伴们一起迈开脚步,记录家门口的点滴变化,寻找上海的缤纷色彩,用心感受属于新时代的这份美好!
迈开脚步,精彩作文不再遥远;睁大眼睛,生动素材就在身边。 在完成寻访实践后,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感触要与大家分享。请把你的心中所思化为文字,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源于生活、饱蘸真情的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1、上海的颜色
2、家门口的________
3、感受这份美好
办法2:线下报名>>>
▲ “新闻晨报杯”活动指导用书
【初中组】寻访实践阶段:所有投稿学生均可获得“实践经历证书”,优秀作品授予“优秀寻访实践作品奖”。网络实践阶段:设有“网络人气作品奖”。现场实践阶段:设有“写作之星”、“口语达人”和各大奖项。【小学组】所有投稿学生均可获得“实践经历证书”。由专家评出“优秀作品奖”和“鼓励奖”,对特别优秀者授予“写作小达人”荣誉称号;由网友投票评出“网络人气作品奖”等奖项。中小学生投稿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上海升学、《新闻晨报》和《中文自修》杂志上发表,并结集出版。
注:本文由组委会综合整理,资料来源为“上海发布”“浦东发布”“上海长宁”“乐游上海”等。本次实践征文活动组委会拥有版权和活动解释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盗用必究!